学习啦 > 作文 > 作文大全 > 怎么写关于榜样的作文

怎么写关于榜样的作文

时间: 新华0 分享

怎么写关于榜样的作文(精选6篇)

写作文是提高写作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写作,可以学会如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情感和思想,提高文字表达能力。什么样的怎么写关于榜样的作文才算是优秀的呢?这里整理一些怎么写关于榜样的作文,方便大家学习。

怎么写关于榜样的作文篇1

今年持续强降雨,导致多地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水。庐江县一处圩堤突然塌陷,湍急的洪水冲进村庄。危急时刻,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教导员陈陆带队乘坐橡皮艇转移群众。

陈陆把两个老奶奶疏散出来之后,他自己就讲,感觉有点中暑,他却说没事,他知道还有七八个老百姓在哪个地方,路线比较熟悉,休息一下后,又开始紧张的工作起来。陈陆已经连续40多个小时没有休息。长时间泡水里,膝盖浮肿得疼痛难忍。他说我们是人民的队伍,人民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才能冲到最前面,保证人民的安全。人民的安全保证了,可是他的安全谁能保证呢?他在救人的途中突遇意外,船只发生侧翻,5人全部落水。救援人员经过49小时不间断搜救,陈陆不幸牺牲,年仅36岁。为了抗洪抢险,他付出宝贵生命。

小时候我就特别崇拜战士,他们不畏牺牲,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不管是在抗洪抢险的路上,还是在地震救援的路上,就连抗疫中也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是广大老百姓的铜墙铁壁,有了他们的保护,我们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他们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怎么写关于榜样的作文篇2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就像天上明亮的星星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赛场上奋勇拼搏的中国女排姐姐们,不顾高龄奋战在抗疫一线的钟南山爷爷,默默无闻顶着烈日执勤的交警叔叔……这些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生活中还有一些经常出现的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值得我们去学习。有一次坐公交车到八中站时,一位老奶奶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了上来,那时车厢里已经没有空座位了,我正犹豫着该如何开口把我的座位让给老奶奶时,一位小弟弟已经噌的一下站了起来,快速跑到老奶奶跟前,小心翼翼地把老奶奶扶到他的座位上坐下来,全车厢的人都对小弟弟投去了赞许的目光,我也暗下决心,要学习他的勇敢、果断和细心。

渐渐地,在公开场合我也会不惧怕别人的目光,积极地做一些看似很小的事情:拧紧正在滴水的水龙头,捡起别人乱丢的垃圾放进垃圾桶……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自觉地让榜样的力量互相传递,这个世界肯定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怎么写关于榜样的作文篇3

我有一个好榜样,他就是我的爸爸,我非常的敬佩他。

我的爸爸一米七的个子,国字脸,浓浓的眉毛下镶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笑的时候嘴边总带着两个小酒窝。

我的爸爸是一个节俭的人。记得有一次在吃饭的时候,我把米粒掉在了桌子上。爸爸看见了,把米粒捡了起来,放在空碗里。我说:“爸爸,多脏呀!不就是几粒米吗?”爸爸的脸立刻阴了起来,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你是怎么学的?怎么理解的?”听了这句话,我羞愧的低下了头,爸爸就是这样的节俭,我从心里敬佩他。

爸爸不但节俭,而且还很尊老爱幼,是我学习的榜样。

一个寒冷的夜晚,我去医院看望生病的奶奶,冻得瑟瑟发抖的我走近简陋的病房里,奶奶躺在床上,正和爸爸在闲聊,爸爸见我来了,给奶奶盖了盖被子,就出去打水去了。我正和奶奶谈的开心的时候,奶奶突然说腰痛,就不能动了。我担心极了,急忙叫爸爸,爸爸听后急忙跑出去找医生了。爸爸忙前忙后的照顾着奶奶。深夜了,我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早上醒来,我发现爸爸的外套披在我身上,原来昨天晚上爸爸怕我着凉,给我盖上了外套。为了照顾我和奶奶,爸爸一夜没合眼,眼睛里布满了血丝。我想:爸爸终日为我操心,已经够累的了,加上奶奶病了,一定吃不消,难道我这个做女儿的不应该尽点孝心吗?想到这里,我连忙把外套披在爸爸的身上,倒了一杯热水送到爸爸手中,爸爸的眼睛湿润了。

我爱我的爸爸,他是一个节俭、尊老爱幼的人,我为有这样的爸爸而感到自豪。

怎么写关于榜样的作文篇4

开学不久,我们进行了一次考试,我考了班级第八名,并不理想,不过,我却幸运地坐到了我的榜样韩庚容的旁边。

我想:能和韩庚容坐在一起,真是千载难逢啊!和学霸坐到一起,该是怎样的学习生活呢?

从和他同桌的第一天起,我就感受到了一种学霸特有的勤奋:那天上课时,他不像一般人只听课,而是边写作业边听课。但令我惊讶的是,他的课堂笔记一点儿也不比我记得少!用这种方法大幅度的挤压时间,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复习,成绩能不好吗?当我观察了他的高能量姿势后,到了下午,我也开始了这种焕然一新的学习方法

效果真的很好!

就比如说今天我利用高能量姿势将作业在学校全部写完,回家轻轻松松写个随笔,不到八点半!再想想以前写到快11点还没写完的我,我就纳闷了:我怎么那么慢呢?

以后每天,我都要保持着这种高能量姿势以状态上的胜利去赢得真正的胜利!

怎么写关于榜样的作文篇5

在我的成长历程中,有许许多多的榜样,然而,我最敬佩的,却是她——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奶奶。

记得那是寒假里的一天,我正在和“死党”徐荣轩踢着球,“看我的无敌飞球!”徐荣轩一个飞球,把球踢了过来,我措手不及,没防住,球“砰”地一声飞进了号称“霹雳火”的邻居王奶奶田里,在里面“逍遥”了好一阵后,“若无其事”地滚进臭水沟里“洗澡”了。

“哎呀!”我和徐荣轩呆住了,过了好一会儿,我们才反应过来,去水沟里捞球,可是,我们不仅没把球捞上来,还差点和臭水沟来了个“亲密接触”——衣服弄湿了一大片。

王奶奶寻声赶来,我的心简直紧张到了冰点!依稀记得,以前黄叔叔只是一时失手,踩扁了她家一棵青菜,她就“全家总动员”,上去和黄叔叔“大干”了一番,这一次,只有我们俩小孩,她不知要把我们骂成什么样子呢!

北风呼呼地吹着,似乎在为我们这悲凉的乐曲伴奏,我用比蚊子还小的声音对她说:“王奶奶,我不应该在这里踢球,我错了。”没想到,迎面而来的,不是所谓的“狂风暴雨”,而是王奶奶慈祥又和蔼的声音:“没事儿,知道错就好,球掉水沟里了吧!我来帮你捞!”只见她左手持火剪,右手拿铁棍,正艰难地把球夹上来,臭水沟不时散发出阵阵臭味,可她却丝毫也不管,一点一点,小心翼翼地把球夹了上来,然后,她又给我们俩一人倒了一杯热水,并叮嘱我们:下次不要在田附近踢球了,我们听后,直点头。

我看着她远去的背景,感动得热泪盈眶,在以后漫漫的成长征程中,我一定会把她作为我的榜样。

怎么写关于榜样的作文篇6

3月5日22:00,央视新闻频道将重播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仪式,敬请收看。

72岁的艾爱国,仍然每天打卡上班。

自1985年被评为湖南湘潭市劳模后,艾爱国就成为“劳模专业户”——2次获评全国劳模,12次获评企业劳模。在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大家都称他“艾劳模”。

返聘为公司的焊接顾问后,艾爱国在焊接实验室上班。这里也是“艾爱国劳模创新工作室”,博士、高工聚集于此搞技术攻关。艾爱国钻研焊接工艺和技术的笔记本,也陈列在这里。一本本笔记本印证着他的口头禅:“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

军功章

全国劳模、“七一勋章”、全国技术能手、国家科技进步奖……艾爱国靠一把焊枪,赢得无数“军功章”。

50多年来,艾爱国攻克技术难题400多个,改进工艺100多项,在全国培养焊接技术人才600多名,创造直接经济效益8000多万元……

艾爱国很早就有“焊王”和“焊神”的美誉,但他却说:“名气没什么用,解决问题还是要靠实力。”

船舶用钢,也被称为大线能量焊接钢板,我国以前不能生产,导致造船效率仅为日本的1/4~1/7。大线能量焊接方法要求钢板至少要能承受100kj/cm以上的焊接热输入。艾爱国带领焊接团队,与湘钢材料研发团队一起受命攻坚。从50kj/cm到100kj/cm,再到250kj/cm,这条攻坚之路,艾爱国领着团队走了10年。

2020年,湘钢大线能量焊接船舶系列用钢在国际机构见证下,顺利通过钢板焊接及焊后性能检测,标志着湘钢已完成该系列用钢船级社认证的关键环节。

“这意味着湘钢攻克了这一长期被国外垄断的技术难题,填补了技术空白,从此能够实现船舶用钢国产化。”艾爱国对此很自豪。

焊之道

有人说,艾爱国天生就是干焊工的料。

他却说,焊接方法有上百种,焊接材料可达上万种,能根据实际情况和现场环境,判断选择最合适焊接工艺解决焊接问题的,才算好焊工。

因材施焊,既要“手艺”,还要精通“工艺”。艾爱国说,在钢铁上“绣花”,首先要“不蛮干”。

“当工人就要当个好工人”,这是艾爱国的职业信条。以此为生,精于此道。他也实现了焊接技艺的“由技入道”,从焊接高手成为焊接工艺高手,攻坚克难的成果丰硕:在上世纪80年代采用交流氩弧焊双人双面同步焊技术,他解决了当时世界最大的3万立方米制氧机深冷无泄露的“硬骨头”问题,主持的氩弧焊接法焊接高炉贯流式风口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研发高强度工程机械及耐磨用钢焊接技术的情景,艾爱国最难忘。

以前工程机械吊臂用的1100兆帕级高强度钢板,全部花“天价”从国外进口。“这种专业上称之为屈服强度的钢,就是说钢材抵抗变形的能力,是代表钢材强度的硬指标。当时的技术难点是,钢板如何在保证足够强度的同时,尽量减轻自身重量。”已过花甲之年的艾爱国带领焊接团队攻坚,“要想方设法啃下这块‘硬骨头’。”

“强度越高的钢材其焊接性则越差,易出现焊接缺陷,这也就意味着其焊接难度更大。”坚硬的钢板成为艾爱国的“绣花布”,从焊接材料选择到焊接工艺,反复实验,他记不清调整了多少次工艺和材料,做了多少次试验,终于实现了“抗拉强度从690兆帕提升到1100兆帕,钢板减重15%以上,车身寿命提高50%以上”。

以前靠进口要每吨3万元的原材料,现在只要每吨1.2万元。三一重工、中联重科这些国内工程机械制造业领军企业,有80%的钢材料来自湘钢。

学到老

艾爱国拿起焊枪和面罩,会给人一种成竹在胸、稳如泰山的感觉。

电光火石间,一道道焊缝仿佛工艺品般呈现在人们眼前。这里面有50多年“技”的积累,更是半个多世纪“艺”的坚守。

18岁招工进湘钢,一年后,艾爱国看到北京来支援的师傅们能神奇地将高炉裂缝“焊”在一起,便开始跟他们学习焊接技术。苦练技术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他很快拿到了气焊锅炉合格焊工证,又“偷”学电焊,操练时,手和脸经常被弧光烤灼脱皮。

“焊工易学难精。没有爱好,就不会动脑子,就只是机械式地干活。”艾爱国说,“学焊接没有捷径,唯一要做的就是多焊、多总结。”

不断学习,才不会被淘汰。接受采访时,艾爱国重复最多的词,就是“学习”这两个字。

他对徒弟们的要求,也是学习,并且要学精。徒弟们跟艾爱国学艺的第一天就被要求:焊接完成后,物体表面平整、美观,内里无气泡、无裂纹。

一开始也有人疑惑这要求是不是太高了?毕竟焊工不是绣娘,何必把别人的优秀当及格?

艾爱国也不过多解释。时间长了,徒弟们都明白了师傅的用心。

欧勇是艾爱国的爱徒,不到40岁就成为湘钢的首席技能大师。“师父说焊接就像裁缝做衣服。好裁缝做出来的衣服才能好看,光想着缝上就完事,那衣服迟早要散架。”欧勇说。

214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