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教育资讯 > 热点 >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试卷+参考解析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试卷+参考解析

时间: 美琪0 分享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试卷+参考解析(完整版)

小编整理了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试卷+参考解析,“语文”的语源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字”缩略为“语文”一词出现19世纪80年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试卷+参考解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试卷+参考解析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试卷+参考解析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试卷+参考解析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试卷+参考解析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试卷+参考解析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试卷+参考解析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试卷+参考解析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试卷+参考解析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试卷+参考解析



高三语文古诗词部分怎么复习

复习要点:

①把握读懂诗词、体味诗人思想情感的方法。

②掌握常见的诗词艺术手法。

③掌握诗词鉴赏术语,提高鉴赏诗词的能力。

复习措施:

①选择经典诗歌,在阅读中掌握读懂诗词的方法。

②将诗歌按内容(风格)分类鉴赏,掌握各类诗词的一些规律特征。

③进行鉴赏技巧的总结、分析和点拨,学会鉴赏诗词的基本流程。

掌握一般理论,诗歌体裁(古体诗、今体诗律诗、绝句)、诗歌题材(怀乡、思友、征旅、怀古等)、表现手法、语言特点、作家风格、常见意象等,要求对理论消化掌握,不能只停留简单记忆。

方法:

①阅读——看有效信息(注释、题目、作家、诗眼、诗歌内容、问题提示),注意从“景”、“情”、“理”、“趣”几方面剖析诗歌。

②作答——问什么,答什么,贯彻“写了什么——怎么写的——有什么效果”的答题规范要求。牢记运用有关诗歌理论知识,用术语作答。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点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总结

表达方式――抒情、描写(人、物、景)、叙述、议论

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借代、对比、对偶、拟人、用典、化用、铺陈

表现手法――比喻、起兴、对比、讽刺、正衬、反衬、象征、想象、联想、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古今对比、以动衬静、动静相衬、以乐写哀、由远及近、远近结合、点面结合、虚实相生、主客转换、重章叠句、名词叠用、先景后情、先情后景、移步换景、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绘景角度――天地、远近、声色、动静、冷暖、景人、仰俯、里外

1979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