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教育资讯 > 热点 > 2022年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时间(预测)

2022年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时间(预测)

时间: 镇圳4571 分享

2022年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时间(预测)

高考志愿填报要根据兴趣爱好、成绩排名、招生计划、招生政策、身体情况综合来填报,那么,2022年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时间是什么时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2年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时间(预测)。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2022年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时间

由于2022年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时间暂时未公布,我们从北京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志愿填报时间可以推算出来,2022年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时间预计为:

2022年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时间(预测)

请北京的考生多多留意,本日期仅供参考,请以官方公布为准。

2022年北京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入口

北京教育考试院(http://www.bjeea.edu.cn/),点击网址链接,按照系统要求,输入考生相关信息,直接登录进去,就能进行2022高考志愿填报了。

关于填报高考志愿的三点建议

建议一:细节决定成败

高考志愿填报要抓住关键、根本重要的方面,但也不要忽略细节,有时因为忽略了一些细节而导致全盘皆输。

例如:①学校代码与专业代码混淆,导致高分低录。

②单科要求不能忽视,填报志愿时,只关注总分,关注专业录取线,而对某些专业的单科成绩或其他要求忽视,造成退档的结果。

③单科特殊要求特别要重视。

建议二:后续批次不要留白

考生与家长在填报志愿前一定要把有利和不利因素分析透彻再报,尤其是第一批次的考生,一定要知道“不报白不报,报了不白报”的招生录取规则。对于后续批次志愿,如果你不报,就浪费了一次或几次可能被录取的机会。(励志名言 www.lz13.cn)高招报考中出乎考生与家长意料之外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不要认为自己分数高就一定会在第一批次录取,而忽略后续批次志愿的填报,这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

建议三:用“就业眼光”选专业

在填报志愿时家长回避不了的一个问题是“就业”问题。读大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为了将来好找工作,找个好工作。因此填报高考志愿,需要用“就业眼光”选专业。

第一,不要去报目前太热的专业,应考虑新增设的专业。太热的专业四年后人员可能爆满,就业会困难。而一些新增设的专业,是高校根据社会调查而开设的,四年后社会和市场发展正需要这些专业人才,就业较容易。

第二,对高科技或边缘学科的专业,要给予重视。当今社会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对一些在科技方面有远大理想,条件又好的考生,填报这些专业,前途会是无量的。

第三,对将来的就业要务实。有些专业,表面上看前景不错,但实际上,对一般考生而言,读了这些专业后,要进入这些行业,难度很大。不如选择一些人们认为不吃香的专业,认真攻读。他人不愿做的事情我去做。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今日是冷板凳,来年可能是香饽饽。总之,填报志愿时,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填报那些四年后好找工作的专业。

第四,要有“先就业,再择业”的战略眼光。

对于家境一般的考生而言,为了改变自己和家庭的状况,应选择自己的高考成绩够得上的一些学校和专业,先进去再说。四年后,先就业,力争不要失业。就了业后,再继续学习新的专业,再选择对自己更有发展前途的专业去发展,去拼搏,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

高考志愿填报四大误区三大建议

误区一:家长越俎代庖

在填报志愿的问题上,家长既要引导,更要尊重子女的意见。人们常说,高考考的是学生,填报志愿考的是家长。家长作为过来人,比较成熟,考虑因素多而全。学生年纪轻,阅历少,单纯,考虑问题较单一,但时机感强,有激情和热情。有的家庭,在填报高考志愿上,有过长期酝酿、磨合的家长与子女意见比较容易一致,因而填报志愿难度不大,甚至是零难度。但当家长与子女意见不统一时,家长则要充分尊重子女的意见。道理很简单,书是子女去读,而不是家长去读,家长不要把意见强加给子女,或者说子女为了满足家长的心愿,勉强去读了,结果读起来缺乏热情和激情,有的甚至读到了大三,最后还是退学复读,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

误区二:把平行志愿当成“平等志愿”

今年通过推行平行志愿,我省考生录取时可在同一批次中填报5个志愿,相比往年,每批次考生可多获得4次录取机会,但有的考生与家长没有意识到填报平行志愿的技巧,误把平行志愿当成了“平等志愿”。

平行志愿不是“平等志愿”,考生与家长在填报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同一批次的平行志愿填报,一定要拉开梯度,不要搞“平等”。平行志愿本来是为了让考生增大录取的可能性,但如果每个志愿的填报都差不多,就大大降低了录取机会。

因此,建议家长与考生一定要认真研究省招考院专门制作的《云南省2009年高考平行志愿解读》光盘,仔细了解平行志愿的政策、录取程序、优缺点、填报注意事项等,使填报平行志愿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加被录取的几率。

误区三:奔热门

有些家长与考生坚持就业至上的原则,认为热门的专业将来才好就业,一味地去奔热门专业。实际上,所谓的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都是相对的,它是各个行业因经济发展需要而对人才需求不同,这种需求的差别,体现到高等学校招生中,就出现了所谓的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

其实,“冷”与“热”不是一成不变的,专业本身更没有好坏之分。现在的热门专业,再过几年未必还是“热门”,而现在的冷门专业,也不一定永远是“冷门”,它们都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像前几年法学、金融等专业很热,后来因为就业不理想就不再热了。(励志名言 www.lz13.cn)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热门专业并不是需求量大的专业。一些专业性强的专业,其就业面相对较窄,招生并不多,但因为它是社会急需人才,就业率高,也算得上是热门专业。

误区四:只盯发达地区高校

有些考生与家长只盯大城市的高校,一定要去读发达地区的高校。不容置否,沿海或发达城市的经济、文化等方面比较发达,有较丰富的文化底蕴,是求学的理想场所,毕业后的就业机会和工作待遇也较优于其他城市,但同时这些城市的高校录取分数相对偏高。

相比发达地区的高校,报考条件艰苦地区的高校,被录取的可能性更大。另外,本地高校离家近,招生计划多,报考本地院校被录取的几率也较大。

总之,考生与家长在填报志愿时要对地域因素有清晰的认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填报志愿更像是一场“心理战”,针对填报志愿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心理状况,建议家长和考生要避免以下现象:

1、盲目心理:切忌随大流,和自己伙伴,男女朋友等关系好的同学报一个学校。更不要觉得自己成绩好就可以乱报学校,乱选专业。现在有不少家长,不顾一切要把自己的孩子往外送,送不到国外也要送到香港台湾。实际上,出国也是有利有弊的,如果盲目地轻信了某些不良机构,到时候读个N流学校,不仅耽误了孩子,更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2、服从心理:有些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把一切都交给了父母,结果在父母的一手包办下,选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或高校。甚至有的父母喜欢把子女留在自己的身边,在填志愿的时候仅仅考虑本地学校,在选择上狭窄了很多。对此,考生需要聆听并尊重父母的意见,但切忌把所有的一切都交给父母操心,自己应该比父母更关心所选的学校及专业,仔细评估各方面,如前景好不好、兴趣强不强等等。高中生多数已经成人,也有自己的主见,家长要给自己的孩子更多的空间去思考,支持孩子的选择。孩子虽然永远只是孩子,需要父母的照顾,但是孩子也需要培养自己独立的能力。

3、碰运气心理:对于成绩中等的学生来说,填报志愿时可上可下,就更加考验了考生与家长的评估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不可全凭运气。现在高考录取比率虽然很高,但是依然有竞争的存在,如果考生有其他方面的特长或自己把握很大等,可以考虑填高些,但一定要慎重,千万不要把赌注全部都押在自己的运气上。

2022年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时间(预测)相关文章:

2022高考提前批志愿填报指南

2022全国高考志愿填报时间

2022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参考一览

2022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2022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手册最新

2022全国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2022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必备)

2022北京高考350多分填报志愿技巧

2022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2022电子版

1387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