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语文学习 > 语文教案 >

北师大一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 钦容0 分享

语文教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起到关键作用。教案根据教材和教学要求,选择合适的文本、作品或素材,通过分析、解读和讨论来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和技能。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北师大一年级语文教案,欢迎大家一起来收看!

北师大一年级语文教案

北师大一年级语文教案(篇1)

小小的船教学

第一教时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唱《小星星》这首歌。(同唱歌曲)

你在唱这首歌时,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看月亮,看星星,板书课题《小小的船》。(齐读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唱歌想象说话导入课文,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让孩子们轻松、愉快、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读准字词,感知课文。

同学们,请你翻开课文,借助拼音读准课文,并且用“——”划出生字。(边读边划)

谁能把课文读准,谁来展示一下?

指名学生一行一行读课文。(注意正音)

同桌同学互相读一读,看谁把课文读准了读顺了。(同桌互读、互评、互助)

{一年级学生在初读课文时,一定要进行学法指导,设计这环节,意在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三、自主探究,读懂课文。

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呢?(学生再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全班交流。)

你从哪儿看出来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

根据学生回答:

板书“弯弯的月儿”

“小小的船”

理解“尖尖的”

你还知道什么事物也是“尖尖的”?(学生举例)

用“弯弯的月儿”像“——”说话。

{这首儿歌富有童趣,学生很喜欢,在讲读课文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放手可让学生自学、探究、交流。}

让我们坐上这艘小船去天上看看,怎么样?你在航行中看到了什么?(播放音乐旋律《小小的船》,生学听音乐想画面)

{音乐具有独特的魅力,它能够激发人的想像,把学生带入美妙夜空的情境,为下一环节的说话打下了基础。}

北师大一年级语文教案(篇2)

教学内容:

禾木旁、米字旁及相关生字

教学目标:

1、认知:理解禾木旁、米字旁表示的意思,认读10个生字,掌握8个生字的书写。

2、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和能力。

3、情感:使学生体会学习生字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认读生字10个,理解禾木旁、米字旁表示的意思。

教具学具:

实物投影仪、课件、生字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生字卡:白菜草药萝卜芬芳苹果茶花

梨桃柳材棍桶板休

笋竿篮子笛子算盘筷子话筒

2、集体读

3、同位两个互相检查

二、自学生字

1、实物投影仪出示两张图片和词语

稻子种子秧苗庄稼秸秆麦穗秋天季节

大米米粒粮食面粉粽子面糊糕点糖果

2、仔细观察生字偏旁与图片的联系

3、说一说,这些字为什么带禾木旁和米字旁?他们与粮食有关系吗?(中等生)

4、小组同学互相学习自己不认识的字

5、点击你学会的生字,说说是怎样记住的

三、读一读

稻谷草料高粱年糕稀饭

1、生独立读一读

2、想一想这些字和粮食有关系吗?

3、集体交流

四、书写生字

1、观察生字,注意米字旁的变化

2、讨论笔画笔顺,注意“食”最后一笔,和“面”横的个数。

3、生独立练习写

五、学习金钥匙

1、生自己读一读冬冬的话

2、冬冬说的话你发现了吗?(板书:休、笔、苗)

3、你还发现了哪些像这样有意思的字?(小组讨论)

4、集体交流

六、小结

作业

把学过的生字按照偏旁分一分类,比一比、记一记。

板书设计:

北师大一年级语文教案(篇3)

一、 教学目标

1、思想教育目标:体会友情的美好和可贵,培养尊重朋友、爱朋友的美德。

2、知识目标:自主识字;认识新笔画“ ”和新部首“辶”;模仿表示“请求”的句式;正确规范地在田字格中书写生字;正确使用“再、也、又”。

3、能力目标:学会互相体谅、友好相处,体会各角色的心理感受;有节奏、语气、注入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

二、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在文中了解字义;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冬冬的心理活动及变化;感情朗读。

三、 教学难点

理解“朋友”的真正含义;学会互相体谅、友好相处,培养尊重别人的美德。

四、 教具课件、卡片、彩笔、田字格黑板

五、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目标

读顺课文、读准生字字音、随文了解部分字义、体会冬冬和丁丁的心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 教具准备

课件、卡片、彩笔

三、 教学过程

(一)创景引入

1、在幼儿园、小学都和小朋友在一起相处,有好朋友吗?你为什么和他做朋友?(引导多看别人的优点)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朋友之间友情的文章,好吗

3、揭题板书:冬冬读课文

指名读、全班齐读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运用平时的识字方法解决不认识的字,并做记号,教师巡视指导

2、同桌共同指读,正音

3、看你们读得那么带劲,老师也想参与你们的学习,同意吗?

范读,看看有些字音老师是怎么读的

4、汇报通读,学习多音字“教”,以句子体会

(1)老师在教我们读课文。

(2)我们在教室里认真学习。

(三)熟读课文体会冬冬和丁丁的心情

1、全文有几个自然段?标出序号

2、分段读文,读通句子,难读的多读几次,教师指导读。理解“再、也、又”

3、分组分段赛读,生生评价

4、指名分段赛读

(四)随文识字

1、齐读字卡

2、将自己最想认的字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读(带出词)

3、开火车认读生字

4、课件游戏:哪个字闪烁就以最快的速度读出来,对了奖星

5、选择自己喜欢的生字组词评价

6、分4人小组给生字组词,看谁组得快,组得多

7、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

8、课件展示:读词

9、问答游戏:一人说字,另一人则立即用这个字组词

(五)再读课文,进行感悟

1、课件:展示动画,配课文朗读,学生可以跟读

2、感情朗读:起立读,以施展才能

(六)欣赏歌曲找朋友

(七)课堂练习

(小黑板出示)选字填空

(1)第一次没唱好,我唱了一遍。

(2)妈妈,让我看一会儿电视吧!

(3)丁丁能把字写好,我能写好。

第二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友情的珍贵;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8个生字。

二、 教具准备

课件、卡片、彩笔、田字格黑板

三、 教学过程

(一)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冬冬是个胆小的小姑娘,有一次在课堂上读课文时发生了什么呢?

(1)抽读第一自然段

(2)你知道了什么?

2、冬冬越读声音越小,同学们有什么表现?冬冬怎么了?

(1)这时的冬冬是什么心情?

(2)如果你是冬冬,会想什么?

3、正在这时候,丁丁站了起来,他做了什么?

(1)齐读第三、四自然段:丁丁是怎么做的?说了什么?(投影:a、我觉得冬冬的声音很好听 ,我喜欢听她读课文。b、老师,让冬冬再读一遍,好吗? 读这两句话)

(2)分组讨论

1、如果你是冬冬,听了丁丁的话,会怎么想?

2、如果你是笑话冬冬的那位同学,听了丁丁的话又会怎么想?

3、你觉得丁丁是个怎样的孩子?喜欢他吗?想和他做好朋友吗?(表白心声)

(3)老师,让冬冬再读一遍好吗?”认识这是表示“请求”的一种句子形式。仿照这种句式说一说。

4、分角色朗读

(二)拓展性练习

在你们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碰到过这样的事情,各是怎么做的?评评谁做得对。

总结:同学们都喜欢和爱帮助人、信任人的同学做朋友。希望今后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学会欣赏别人、帮助别人,这样你才会有更多的朋友,也只有这样两个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朋友。

(三)识记生字理解字义

1、开火车读字卡

2、同桌互检互考

3、口头说词句:字——词——句

4、四人小组讨论:如何记忆这些字?

5、小组派代表交流,其他同学补充

(四)生字书写

1、这八个字该如何写?书空,有异议的做记号

2、都会写的字,在田字格中如何写才好看?

3、提出有异议的字,按照书写规则帮助掌握,“这”和“文”比较,认识“ ”和“辶”,“这”先写“文”后写“辶”,了解“读、请”二字中笔画的变化

4、根据范写进行仿写(先描再写) 教师巡视纠正错误,展示、交流优秀作品,

(五)拓展:写好后和同学交流读文记字及学习上的其他方面的方法。

板书:

冬冬读课文

(冬冬)胆小声音小 (丁丁)声音好听 再读一遍

脸红读不下去

又好听又响亮

北师大一年级语文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A、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学习11个新部首“走之儿”;B、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A、培养学生借助拼音阅读课文的能力;B、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C、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情感目标:A、认识阿海真诚善良的心灵;B、学习阿海对待事情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

课前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题,导入新课

1.师:喜欢童话故事的小朋友听说过“小红帽”的故事吗?(生齐:听说过)你们还记得故事中都有哪些角色吗?

生:有小红帽、大灰狼、奶奶……

师:看来大家都有去读这些课外书,真棒!

2.现在,有几个小朋友正在排练“小红帽”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去瞧瞧吧!(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并认读生字“演”。

二、自由读文,初步感知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找出本课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学习,并在小组内说说你是如何识记这些生字的(如:读半边“帽”、部首比较法“浪~狼”等)。

3.开展“开火车”和给生字找朋友的游戏,巩固生字。

4.利用课后“词语花篮”,可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词语补充在“词语花篮”内,引导学生自主积累词语,丰富语言。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自由地读课文,根据你的理解完成填空。

阿海演一棵大树,演得很()。

先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词语填空,再引导用课文的语句来说明。在此过程中,老师相机指导朗读(范读、领读或引读)。

生1:可填“认真”,我是从阿海表演时的动作中知道的。

生2:我认为要填“精彩”,可以从大家对阿海的夸赞中看出来。

师:说的真好!这说明大家也和阿海一样认真!

2.引导学生思考:阿海表演的大树只是布最,为什么大家都说他演得好呢?

生1:因为表演那天,他穿着绿颜色的衣服,看上去很像一棵大树,说明他很认真。

生2:他在表演时是直直地站在台上,而手中举着带叶的树枝,还轻轻的左右摇摆着,说明他对表演很关心。

师:是啊,我们平时在做什么事时,也应该向阿海那样认真对待。

4.小组讨论交流:如果班里表演“小红帽”的故事,你愿意演一棵大树吗?为什么?

(在小组内说说,并派一位代表上能汇报。)

生1:我愿意演,而且我也要向阿海那样演。

生2:我不愿意演,因为那只是一个布景而已。

生3:我要演一棵大树,也要很认真地去演,让大家看一看我这棵大树的作用。

生4:我也要演这棵大树。

四、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排练“小红帽”的故事,同时,可以评一评,比一比,看哪个角色演得?为什么?

第二课时

一、巩固课文,深化认识

1、小组分段开火车读课文

2、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说了一件什么事

3、讨论:你喜欢课文中的`阿海吗?为什么?

(1)学生自由发言

(2)及时点评,引导学生体会阿海的宽厚无私和做事认真的态度。

4、联系实际,加深认识。

二、识记生字

1、出示课文中要求认识的13个生字,认读。

2、出示要求会写的8个生字,认读。

3、逐指名拼读音节,并加以扩词,理解字义。

4、教师逐字在田字格中板演,学生认真观察,初步感知各字的书写笔顺笔画。

5、归类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半包围结构:左右布还

(2)上下结构:直真

(3)左右结构:认让

(4)比较“直真”与“认让”的异同点。

(5)学生书空,并观察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学生仿写。

(7)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课时总结:

1、书写展示、评议

2总结:有许多生字在字形上十分相似,大家一定要细心观察,找出它们的异同点,认真识记,在平时做作业的时候更加注意,不要写错字,以免成了“小马虎”。

板书设计:

演一棵大树

让穿站举摇摆

认真演得真好

北师大一年级语文教案(篇5)

《大还是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11个生字和3个偏旁,认识一个多音字,会写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说说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并结合生活经验感受小朋友自相矛盾的内心世界。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小朋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难点】

体会“我”自相矛盾的内心世界。

【教学方法】

交流法、阅读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课

1.出示鸡蛋(一大一小)图片。

同学们,这是什么?(鸡蛋),你发现了什么呢?(这两个鸡蛋一大一小)

2.师板书“大”和“小”。你认为自己是大还是小呢?说说原因?

3.有一位小朋友,他自己也很矛盾,有时候觉得自己大,有时候又觉得自己很小,到底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大还是小》一课,一起去了解感受这位小朋友的想法。

(板书课题)10.大还是小(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倾听,注意不认识的生字。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3.学习生字词。出示带音生字:自己时候觉得很穿服快

(1)学生自由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集体纠正。

(3)同桌相互检查读生字。

(4)去音读生字。

(注意指导:“穿、快”是三拼音节,“时、穿”是翘舌音。)

过渡:下面,咱们给生字找个朋友,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你认识吗?

自从、自己、时间、时候、听觉、觉得、很好、穿衣、衣服、飞快

4.学习多音字。觉(jiào)睡觉;觉(jué)感觉

5.了解结构。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讲了几个方面的事情?(六个自然段。第一方面:“我”觉得自己很大,因为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了;第二方面:“我”觉得自己很小,因为有些事情“我”还自己做不了;第三方面:“我”盼望自己快点儿长大。)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进行细细的品读,一起走进课文,了解小朋友的感想。

三、精读领悟

1.课文朗读,初读感知。

(1)课件出示相关图片和课文,生边观察边倾听课文朗读。

(2)学生自己朗读,再次整体感知课文。

(3)指名朗读,师生评价正音。

2.学习第一二段。

(1)课件出示相关图片,指名朗读这一节,师生评价。

(2)思考:“我”为什么觉得自己很大?

(因为“我”能自己穿衣服、系鞋带,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了,所以“我”觉得自己很大。)

(3)你有没有觉得自己很大的时候呢?举例说明。

(例如:我能够帮助妈妈干家务时觉得自己很大;我自己独立去上学的时候觉得自己很大。)

(4)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你的心情如何呢?(很自豪)你也来体验一下这位小朋友的心情,带着自豪的语气读一读这两段。

3.学习第三四段。

(1)课件出示相关图片,指名朗读这一节,师生评价。

(2)“够不着”说明了什么呢?

(“够不着”说明“我”个子还没长高。)

(3)“听到雷声喊妈妈”写出了什么?

(写出了“我”的胆小。)

(4)“我”为什么觉得自己很小?

(因为“我”个子还不够高,胆子又小,还是个没有长大的孩子。)

(5)你觉得自己哪些方面还很小,是个孩子呢?

(例如:我不能独自去上学,还需要爸爸妈妈送我去学校。)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两段。

4.学习第五六段。

(1)课件出示最后两段,指名朗读,师生评价。

(2)“我”希望自己不要长大的原因是什么?

(“我”不想失去无忧无虑的童年,希望还能继续得到父母及其他亲人的呵护。)

(3)“我”为什么又盼着自己快点儿长大?

(希望自己长大后,能做更多的事情,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4)现在你就试着读出他的这种盼着快点儿长大的急切心情吧。

5.教师小结:最后,让我们一起欣赏歌曲《快快长大》。(播放歌曲《快快长大》)

6.指导书写“自、己、衣”

(1)生观察田字格里的字,一起说说笔画位置。

(2)师范写生字。

(3)生描红,书写,师巡视指导。

7.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这篇课文从孩子的视角,描写了“我”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小”,表达了“我”矛盾的心理。通过学习,我们明白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四、总结拓展

1.课堂总结:同学们,学完了本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1)学会了本课的生字词,感受到了小作者内心的矛盾。

(2)懂得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要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2.课堂练习

比一比,组词。

自(自我)己(自己)

目(目光)已(已经)

我会选。

希望盼望

他从小(希望)做一名教师。

他(盼望)着全家人能早日团聚。

五、作业布置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有关描写儿童生活的诗句,读一读。

205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