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观后感 >

《骡子》5篇观后感600字

时间: 家锐21251 分享

  《骡子》是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自导自演的剧情电影,讲述了一个破产的独居老人因为生活所迫,为黑帮运送货物的故事,最后老爷子的命运会走向何处呢?希望以下影评对您有所帮助!
《骡子》5篇观后感600字

  《骡子》观后感一

  东木爷爷导演的电影大多都有一种共性,那就是节奏。电影节奏可以与马三立的传统相声进行参照,在电影的前半段平铺直叙,像流水一样娓娓道来,但是也在为后半段的剧情爆发进行准备,等到进行后半段(尤其是在最后半小时)时如导火线一样点燃剧情达到高潮,接住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发生连环,在观众对此意犹未尽时电影结束,使得电影更加耐人寻味,而且意义非凡。 回到这部电影上,王晶导演在评价此片时认为此片节奏崩坏,愈发欲乱,本人认为王晶导演说的有些过头,但是不得不承认,身为导演与主演的东木爷爷这次真的有些力不从心了,毕竟马上就要过90岁生日,电影强度这么大的工作他都能有如此高的完成度,不得不说世界上只有一个伊斯特伍德。 说到剧情,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一位80多岁的老头还能在干着贩毒的工作,编剧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思考,而且片中加入了东木爷爷的人生态度,相信他在现实生活中也有愧对自己家人的时候,他把一生都献给了电影事业,却没有花更多的经历去陪伴家人,或许女儿的谅解正填满了老人心中的愧疚之洞,这部电影正是要告诉我们,无论在外面怎样打拼,都要把家庭放在第一位,世界没有后悔药,不要到时候再愧疚,为时已晚。

  《骡子》观后感二

  东木的艺术人生似乎比任何人都要久,接近九十高龄还自导自演了一部水准在线的电影。

  只是背比《老爷车》更驼了。之前那个挺拔的牛仔已被岁月把腰压弯,不过紧蹙的眉头、深邃的眼神犹在。

  老人即便在晚年也还是把大把时间花在自己的事业-园艺上。他在临终的前妻病床前自我评价说,自己在外面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家感觉更窝囊。也许是戏谑,也许是内心写照。

  最终的任务没有完成,毒品没有运到,但他却用一次对前妻的临终短暂陪伴换来了整个家庭的谅解,成本很低,却很感人。

  他坐照有余晖的警车里,对缉毒警察说,他换取了家人的谅解~害缉毒警察错过了结婚纪念日…

  镜头拉长,音乐响起,余生的他都在监狱服刑…

  大器晚成,他女儿在他回来给他前妻送终后如是说。也许有些人,会花一辈子来长大和成熟…

  《骡子》观后感三

  《骡子》。

  用一句话讲,这是一个高龄老人为贩毒团伙运送毒品的故事。

  导演是上世纪炙手可热的优秀演员——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三十年代生人,曾在五六十年代的黄金时期活跃于大荧幕上。

  不过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克林特就已经逐渐转向幕后,如果不提到他的其他作品,这可能是一个你从来没听说过的名字。

  不过,他的作品大家可能并不会陌生,新世纪产出的《萨利机长》《硫磺岛的来信》《百万美元宝贝》等优秀作品都出自他手。偶尔也会见到他在影片中担当一些次要角色,在主线之外起到矛盾冲突的润滑剂作用。

  这种润滑,实际让主角主动走入了一种上升语境中——当挫折产生时,如何处理释出的矛盾冲突?次要角色如何拯救主角的认同危机?

  1 救赎

  在克林特的电影中,认同危机经常发生,本片也是如此。

  在《骡子》中,老克林特成了主角,在运送毒品和拯救家庭危机之间寻找救赎的可能性。

  救赎是他的影片中,调节认同危机最主要的一种方式。

  《百万美元宝贝》里的教练,《廊桥遗梦》中的摄影师,都在不同的故事情境中产生了相同的救赎作用。

  救赎关系实际上强调的是个体间的联系,因为外在的受力作用产生情感交互,并最终得到内化。主角在缓解矛盾冲突时,需要去内化这种救赎,如果角色本身并不认同它们,那么救赎本身就毫无意义。

  其实,从演员到如今的多栖发展的过程中,克林特始终在扮演着一种兢兢业业的调节角色,调节着社会与影像媒介之间情感的对接,软化社会间的矛盾和认同危机,让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更加生动准确。

  尤其是在年纪越来越大之后,社会情感的强联系性让他意识到,存在于人物之间那种微妙的互补作用。

  这也是救赎主题之于克林特的意义所在。

  你可能很难感受到这些作品中,作为导演的克林特细腻而又独立的个人情感,但在本片中,认同危机的消解正如救赎的个人化一样,需要更加社会化的展现方式。

  当年迈的主角厄尔一次又一次的错过自己家人的重要节日和纪念日时,情感的隔阂也随之加剧,最柔软的爱也会变成最坚硬的恨。

  这一点在电影开头的片段中得以展现。当厄尔没有按约定出现在自己女儿的婚礼上时,十几年后,外孙女的婚礼也同样不欢迎他。与家庭之间的隔阂逐渐演化为一种强大的矛盾,没有了社会和家庭的认同,厄尔变处于孤独的状态之中。

  为了走出这种状态,赢得家人的认同,厄尔选择走上了运毒的路。通过丰厚的报酬,他得以包揽外孙女在婚宴上的花销,获得了家人最初的认可。

  让情感得到认同,也就是本猫前面所提到的情感社会化,是克林特另一个想要达成的结果。

  2 补偿

  当主角在为救赎铺平道路之时,就必然需要得到适当的反馈。

  比如,《廊桥遗梦》中的家庭主妇弗朗西斯卡,她并没有一开始就爱上杂志摄影师,而是当两个人相熟相知之后,情感才开始产生化学作用。

  最终,当弗朗西斯卡的子女们选择原谅母亲时,她的情感才真正得以社会化。

  正如任何道德在真爱面前都不堪一击一样,当情感得到反馈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开始转变。我们可以将之称为对爱情的救赎,也可以看做一种补偿。

  人们总会对自己未能做到的事情抱有缺憾之情,所以当物是人非,选择原谅和补偿是人类对待情感最普遍的方式。

  于是,“情感补偿”就出现了,它是存在于爱(情感)的认同与救赎(付出)之间的一种催化剂。

  不过,情感补偿的意义也因电影语境的不同而不同。

  在《心灵捕手》里,不同角色个体的缺失情感,都因为其他角色而出现补偿作用;在《雨人》中,兄弟二人间的补偿效应被清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当这种补偿作用生效时,你会发现情感在产生微妙的变化。

  救赎是补偿的一种结果,而社会化情感则是前面两者的一个集合。

  在情感补偿的作用下,你无法再把角色的情感看作是单一个体的情感,而应该看做是个体基于社会所产生的情感。随着情感的交互作用产生的变化,我们在看待事情的态度上也会产生变化。

  社会情感是个人与家庭、与社会产生联系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本片中,当知道前妻病危的消息时,主角厄尔正在运送货物的途中,是选择继续运送货物,和从前一样将工作放在第一位,还是放弃工作,回到心爱的妻子身边,成了老厄尔当下最需要思考的问题。

  最终,厄尔回到了自己的妻子身边,抛弃了毕生追求的工作。他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救赎便也随即产生。

  妻子原谅了厄尔,厄尔也重新赢得了妻子的爱。在最后的法庭宣判中,他也勇敢地承担起了作为社会个体的责任,让情感得以强化。

  在这种社会情感中,因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互性,将人们联系起来,产生新的认知信息,情感补偿就是在这一阶段开始生效的。

  而作为辅助情感的故事题材,期间的作用在于给予故事充分的空间背景和核心信息。

  在《廊桥遗梦》里是出轨的爱情,在《百万美元宝贝》里是惊险的拳击赛场,在本片中则是危机四伏的毒品市场。这些情境都在展现着一些危险的行为或态度,并随时可能让角色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

  但正因如此,补偿效应才如此明显,情感和救赎才越发珍贵。

  3 爱的闭环

  克林特在处理情感这种复杂而又敏感的东西时,总是能够展现出很多导演所很难拥有的,对生活的敏锐感知和观察力。

  就像年轻的英雄角色踏上征途,又在老年之后返回故土一样。

  人们的生活轨迹,在兜兜转转间,总会回到最初的位置,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继承着某种仪式感,期待能够完善任何形式上的缺失。

  熟悉了世界的我们,早已确信任何人都无法脱离社会而独自生活,当家庭与个人之间的情感间隙逐渐增大时,问题就随之产生了。

  本片就是这样一部充满了家庭细节探索与思考的作品,但如果抛开情感这个点来看的话,它又是一部非常有特色的公路片和悬疑片。

  一方面适应新时代的步伐,强调类型片和戏剧冲突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保留了对家庭与个人情感的思考,是克林特之所以成为“常胜将军”的原因所在。

  爱和救赎是大环境下永恒的命题,但是传统意义上的情感类剧情片因为没有新意,所以很容易碰壁。而在克林特的作品里,不同风格的外壳显然能够帮他来迷惑观众的认知。

  本片中这个改编自报纸新闻的运毒故事,成了克林特手中精美的外包装,当你逐渐被故事所吸引时,也自然会接受合理的情感升华。而将罪恶的困境与家庭的救赎相补偿,是表现忏悔式结局的最好方式。

  作为一名大半生都在银幕前后奋斗的前辈,克林特所作的贡献根本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如果不是如今这部《骡子》的出现,本猫甚至都很难意识到这位导演的存在。

  相比于他那些优秀的作品而言,克林特始终是默默无闻的。

  但如今,89岁高龄的老爷子重新拿起执导筒,在银幕上展现出自己精湛的演技时,本猫深为感动。

  倘若还没有看过本片,真诚的推荐大家去看。

  这是一部关于人与人之间真诚情感的佳作,本猫相信,它也将再次触动你的心扉。

  《骡子》观后感四

  本以为是一部和breaking bad一样的片子,其实这部完全是perfect good片子。维度很丰富,从骡子身上好像还能看到我们今后的样子,我们这帮天天在外面奔波,用工作和家庭责任来解释我们忽视其他一切的原因。

  第一层是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什么是正义,厄尔为了好的目的干了运毒的事情,这个到底是个好事还是坏事,可能是个哲学问题,可以去看一下哈佛的公开课正义,我觉得不错。第二层,人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家庭,从厄尔的中年到老年最后陪前妻一起走过最后的时光,而且最后的那段时光他要放弃和承担的压力是以前的时光不能相提并论的,主要还是内心的高度唤醒,女儿重新接受了他,让他终于再次有了家庭。第三,生活和工作如何平衡,为什么要听别的指令或者按部就班的做事情,厄尔的运输之所以安全,是因为他把自己的生活态度放到了工作里面,想吃手撕猪肉三明治就吃,想去泡妞就泡妞,完全没有什么固定的plan和路线,很多职业人肯定最讨厌这种没有plan的style,但是就是因为这样,他才把这个运毒的事情干到了极致,当然,我觉得里面的大毒枭是个好老板,一个看结果的人,对过程比较宽容,所以给了厄尔很大的信任,是个好老板的典型,Engagement和Motivation都有,被手下干掉的时候,我还一阵惋惜。

  《骡子》观后感五

  猫鼠游戏

  2011年10月。在94号州际公路上,一辆挂着爱荷华州车牌的黑色林肯皮卡车在疾驰。卡车的后座上一片狼藉——食品包装纸、奶酪泡芙袋、吃了一半的三明治、皱巴巴的报纸、一个水瓶和一袋旧高尔夫球杆胡乱的堆着。开车的老头子叫Leo Sharp,他此行的目的地是底特律。

  GIF

  在这辆车身后,跟着五六辆毫不显眼的无标识汽车,车里坐满了D.E.A.(Drug Enforcement Administration)缉毒局的人员。他们已经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调查锡那罗亚贩毒集团在底特律的一个分支(锡那罗亚贩毒集团,也被称为太平洋贩毒集团,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末,是世界上最臭名昭着和最强大的贩毒集团)。该集团在从墨西哥边境通过亚利桑那州向底特律输送了数千公斤可卡因。

  这次追捕是底特律当局当时最大的可卡因行动。D.E.A.人员认为他们在跟踪的这辆黑色林肯的驾驶员就是贩毒组织在底特律地区最好的运货员,Tata。根据从线人获得的贩毒组织毒品账簿,Tata在2010年2月交付了246公斤海洛因,5月又增加250公斤。他总是一个人开车,近十年来一直设法避免被发现。无论是他的运输量还是独来独往的开车风格,Tata都已经成为了D.E.A.缉毒特工耳朵里的“都市传奇”。这次追捕行动是Tata几个月来第一次回到底特律,千载难逢的收网机会。

  与D.E.A.合作的州警官Craig Ziecina给车子戴上了警笛。为了避免影响调查,他们计划像处理日常交通违章一样让Tata停车。皮卡减速停了下来,司机没有等骑警下车就打开车门小心翼翼地爬了出来。

  Leo Sharp那天穿着格子衬衫,卡其布的裤子,白袜子和棕色鞋子。他头发花白,蓬乱,步态不稳。他留着厚厚的白色山羊胡。他双手捧着眼镜,按照骑警的指示把耳朵罩成杯状。

  他87岁了,他想知道自己为什么被拦下来。

  警察问他要了驾驶执照和登记证。但Sharp并不配合提供信息,他似乎忘记了今天的日期,也忘了自己准确的年龄。在车里,警察找到了他的钱包和驾照。他叫Leo Sharp,出生于1924年,是一名二战老兵,也是一名曾祖父。他没有犯罪记录。

  Sharp拒绝搜查皮卡,谎称自己要在天黑前去拜访一位他记不清名字和住址的朋友。最终,警方带着缉毒犬完成了行动。他们在一堆旧衣服和食品包装纸中发现了五个行李袋,里面一共有104块可卡因,重约229磅。

  Leo Sharp就是他们一直要找的Tata。

  在此之前

  Sharp出生在印第安纳州的密西根市,在密西根州的底特律长大。夏普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属于第88步兵团。在344天的时间里,这个团有超过15,000名成员在穿越白云石山脉的过程中伤亡,其中包括著名的巴塔利亚山血战。他们在1944年将德国人赶进了罗马。Sharp因其出色的表现获得了一枚青铜星章。

  (Leo Sharp1945年的军装照)

  战争结束后,他和许多中部保守美国白人的生活一样,渴望继续延续自己在战场上的英雄形象。他在印第安纳州密歇根市定居下来,进入了花卉行业。他在底特律有一家名为布鲁克伍德花园的花店,并在印第安纳州拥有自己的花卉农场。

  他把注意力集中在睡莲和黄花菜上,并以其特有的杂交花品种获得了国际上的认可,在园艺界被称为“Siloam Leo Sharp“。邻居们回忆说,有一车又一车的顾客等在他的大门外,向他购买这种独一无二的花。

  (Leo Sharp在他的花园里)

  然而,90年代末,因为受到互联网崛起的影响,Sharp的传统销售目录方式营销让他的花卉生意受到冲击,开始走下坡。为了赚钱和还清债务,他参与了毒品交易。出于某些机会,Sharp通过为他花园工作的墨西哥裔打工者与贩毒集团搭上了线,开始为锡那罗亚贩毒。Sharp总共为这个贩毒集团运送了超过670公斤的可卡因,成为组织在美中地区最好的运输员。如果你从2009年到2011年,Leo Sharp在私人运毒的同时也是芝加哥可口可乐的快递员。

  被抓后,法官判决Sharp三年刑期。但她提前两年释放了Sharp,理由是他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

  2016年12月,92岁的Sharp去世,死后被安葬在夏威夷的国家退伍军人公墓。

  关于电影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老爷子自导自演了这个故事的改编电影The Mule(运输袋装可卡因的人)。男主角Earl Stone和Leo Sharp一样是在伊利诺伊中部保守州的退伍军人,昔日花卉会展大会上惹人喜爱的大奖获得者。

  但Leo Sharp的传奇运毒和与警方的周旋只是剧情的边角料,这部电影依然非常“伊斯特伍德”——亲情(熟悉的被家庭抛弃又回归家庭的圆满高潮)和世代感(明显划分世代的用词“you guys”在电影里重复出现,老当益壮和对年轻人的告诫)贯穿始终,成为男主人设的基本元素:

  Earl因为早年忙于事业背离家庭,又因为事业被属于年轻一代的新鲜事物击毁而开始寻找新的资金来源。运毒带来的丰厚利润让他有钱为孙女支付大学学费和婚礼的drink bar费用,也有钱为社区捐资建活动中心和修复游泳池。这成为他回归家庭和重获社区认可的途径(真实的Leo也同样将非法所得捐赠给儿童医院,并修缮了当地老兵的住所)。而他在运毒的途中也在不断用自己老一代的做事方法影响着年轻人。

  除了熟悉到能让人追溯起他93年的《完美的世界》的主题,与他本人共和党形象如出一辙的“上了年纪的白人,住在美国中部地区,喜欢听乡村音乐,渴望在互联网把一切都复杂化之前有一个更简单的时代”的论调在电影里也十分显著。不过比起《绿皮书》里肯德基店吃炸鸡那段,我还是更喜欢伊斯特伍德式“中部最好吃的猪肉三明治”片段的种族议题处理。

  “大多数美国白人都有一个像Earl这样的亲戚。出生于战争年代,虽然Earl已经长大,但他还记得那个由杰出的好人治理国家的年代,而其他人都不如他。你在他们面前有点紧张,不知道什么样的政治上不正确的话语会引起他们不快”。新出现的年轻人和其他族裔的人群对他们而言是无法分辨的“相同的存在”(They all look the same)。

  Earl是活在过去的人。伊斯特伍德也是。

  讲真,看多了梅姨,偶尔看看和皮卡一样老旧的伊斯特伍德,还是很有意思的。

  不谈政治,最起码,88岁的伊斯特伍德还是知道怎么拍电影和演电影的。

104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