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小学学习方法 > 三年级方法 > 三年级数学 >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时间: 梦荧0 分享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三年级的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都有怎样的收获呢?不妨一起来做一份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检测一下吧。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仅供参考。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

(一)算一算

8000米=( )千米 ( )毫米=1分米 50毫米=( )厘米

3分15秒=( )秒 180秒=( )分 6000千克=( )吨

5米=( )厘米 3时=( )分 7吨=( )千克

(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支铅笔长16( )。

2. 一头牛重500( )。

3. 爸爸每天工作8( )。

4. 小李跑50米大约要10( )。

5. 长江长约6300( )。

6 .一本数学书厚约8( )。

7.一瓶矿泉水重450( )。

8. 一棵大树高约10( )。

(三)比450多280的数是( ),比720少250的数是( )。

(四)5的4倍是( )个( );36是4的( )倍;( )的5倍是10。

答案:

(一)8 100 5 195 3 6 500 180 7000

(二)厘米 千克 时 秒 千米 毫米 克 米

(三)730 470

(四)4,5 9 2

(

二、选择

(一)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3厘米,它的周长增加( )厘米。

A.3 B.6 C.12

(二)秒针从数字12走到6,经过了( )。

A.6秒 B.6分 C.30秒

(三)4×250的积是( )。

A.100 B.1000 C.10000

(四)6吨铁和6000千克棉花的质量( )。

A.铁重 B.一样重 C.不一样重

(五)485+224的和最接近( )。

A.600  B.700 C.800

考查目的:巩固学生对周长、时间单位、质量单位及估算知识的掌握。

答案:

(一)C (二)C (三) B (四)B (五)B

解析:采用学生熟悉的素材,巩固学生对周长、时间单位、质量单位及估算知识的掌握。

三、解答

(一)王刚走路上学,7:25从家出发,7:40到学校,他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

考查目的:巩固学生计算经过时间的能力。

答案:15分钟。

解析: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巩固学生计算经过时间的能力。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也可以用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二)一个长方形广场,长500米,宽300米,小敏沿广场跑了2圈,共跑了多少米?

考查目的:巩固学生计算周长的能力。

答案:(500+300)×2=1600(米) 1600×2=3200(米)

解析: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巩固学生计算周长的能力。

(三)小明有8本书,小李给小明3本书后,小李的书的本数就是小明的2倍,小李原来有几本书?

考查目的:巩固学生对倍知识的掌握。

答案:8+3=11(本), 11×2=22(本),22+3=25(本)。

解析: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巩固学生对倍知识的掌握。

(四)24元可以买3个铅笔盒,4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铅笔盒?

考查目的: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24÷3=8(元) 40÷8=5(个)

解析:先求出一个铅笔盒的价格,再算40里面有几个8就可以买几个相同的铅笔盒。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知识点:

1、认识整千数(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

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

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位上的数,如果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的三位数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5、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②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6、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7、公式被减数=减数+差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复习内容:

一、数与计算:

1.万以内的加减法(笔算)

2.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笔算)

3.有余数的除法

4.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量与计量:

1.测量(毫米、分米、千米、吨)

2.时、分、秒

三、空间与图形:

1.四边形

2.周长

四、统计与概率:可能性

五、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广角(排列与组合)

六、实践活动

复习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两、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物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147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