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小学学习方法 > 二年级方法 > 二年级语文 >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七课知识点

时间: 梦荧0 分享

小学二年级下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课文是一首以自然科学为题材的儿童诗歌,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七课知识点,仅供参考。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七课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七课课文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可千万别慌(huang)张,

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

会帮助你辨(bian)别方向。

太阳是个忠(zhong)实的向导,

它在天空给你指点方向:

中午的时候它在南边,

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

北极星是盏(zhan)指路灯,

它永远高挂在北方。

要是你能认出它,

就不会在黑夜里乱闯(chuang)。

要是碰上阴雨天,

大树也会来帮忙。

枝叶稠(chou)的一面是南方,

枝叶稀(xi)的一面是北方。

雪特别怕太阳,

沟渠(qu)里的积雪会给你指点方向。

看看哪边的雪化得快,哪边化得慢,

就可以分辨北方和南方。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可千万别慌张,

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

只要你仔细观察,多多去想。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七课

知识点

一、学习目标

1. 认识“慌、辨” 等 13 个生字, 会写“指、针”等 9 个字。会写“野外、大自然”等16个词语,能积累“慌、辨”等生字扩展的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稀、稠”等词语的意思。

3. 能说出课文里介绍的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二、我会写注音及组词

指:zhǐ(指点、手指、指甲)

针:zhēn(时针、打针、指南针)

帮:bāng(帮忙、帮手、帮工)

助:zhù(帮助、助手、助理)

导:dǎo(向导、导游、指导)

永:yǒng(永远、永久、永生)

碰:pèng(碰巧、碰见、碰巧)

特:tè(特别、特点、特工)

积:jī(积雪、积极、积水)

三、我会认注音及组词

慌:huāng(慌忙、慌张、惊慌)

辨:biàn(辨认、辨别、分辨)

忠:zhōng(忠心、忠实、忠诚)

实:shí(实在、果实、诚实)

盏:zhǎn(茶盏、灯盏、一盏)

闯:chuǎng(闯关、乱闯、闯红灯)

稠:chóu(稠密、浓稠、稀稠)

稀:xī(稀饭、稀有、稀世珍宝)

渠:qú(水渠、渠道、水到渠成)

四、多音字

中:zhōng (中间)zhòng (中毒)

空:kōng(天空)kòng(空白)

正:zhèng(正好)zhēng(正月)

分:fēn(分数)fèn(水分)

五、近义词

慌张——惊慌 天然——自然 分辨——辨别

特别——格外 指点——指引 忠实——忠诚

六、反义词

稠——稀 慌张——镇定

阴——晴 忠实——狡猾

七、理解词语

野外:离居民点较远的地方。

千万:务必。

慌张:心里不沉着,动作忙乱。

天然:自然存在的;自然产生的。

辨别: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

忠实:忠诚可靠。

观察:仔细察看(事物或现象)。

渠道:为灌溉或排水而挖的水道的统称。

八、句子解析

1.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它在天空给你指点方向:中午的时候它在南边,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

“向导” 表示太阳可以给人们指引方向。“忠实”说明了太阳很忠诚,不会骗人,所以我们可以放心地相信它。“指点”在这里是“指”的意思,意思是太阳在天上为人们指路。

2.北极星是盏指路灯,它永远高挂在北方。

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北极星比作指路灯。

3.要是碰上阴雨天,大树也会来帮忙。

“帮忙” 是把大树当成了人来写,表明大树也有指示方向的作用。

4.雪特别怕太阳,沟渠里的积雪会给你指点方向。

“怕”运用拟人地修辞手法,把雪当成人来写。

5.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慌张,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只要你仔细观察,多多去想。

这句话告诉我们,不是每个人都能利用大自然,只有细心观察,勤于思考的人才能以大自然为助手。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七课

【练习题】

一、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南--()黑夜--()高--()

快--()慌张--()阴--()

二、我会填

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

这句话把()比作()。

北级星是盏指路灯。

这句话把()比作()。

小伞撑开了,街道成了花的海洋。

这句话把()比作()。

这棵大树枝叶繁茂,就像一把撑开的绿绒大伞。

这句话把()比作()。

【益智园】

1、课文中介绍的指南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太阳中午的时候在()边,树影正指着()方。

3、你知道大自然中还有几种天然的指南针吗?

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二年级语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案

教学目标:

1、懂得怎样利用自然现象辨别方向。

2、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认识寸字旁,理解“野外、迷路、千万慌张、大自然、天然、指南针、准确、忠实、向导、指点、树影、北极星、永远、阴雨天、观察”等词语的意思。

3、会用“千万、永远”各写一句话。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13个生字,理解新词,会用“千万、永远”写句子,能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怎样识别方向。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理解第1—4节。

2、能正确朗读课文1—4节。

3、学习第一至第四节中出现的生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读题:11、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2、教学生字“迷”,区别“谜”,理解“迷路”的意思。

3、理解“要是、野外”,换词理解“要是”。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课题的意思。

5、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你怎么办?

6、课文中告诉我们什么办法呢?

二、自学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如果迷路,怎样辨别方向?碰到生字多读几遍。

2、指名分节读课文,读准字音。

3、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事物能帮助我们分清南北方向?

三、讲读课文,理解词句。

1、学习第一节。

(1)指名读,理解“慌张”,“指南针”是怎样的?[课件展示]“准确”“天然的指南针”是什么意思?

(2)结合课文教学生字“慌、确”。

(3)指导朗读。[读出亲切的口气]

2、学习第二节。

(1)在这里天然指南针指什么?[你怎么知道的?理解“忠实”,为什么说太阳是忠实的。向导?教学:忠、导、影]

(2)课文中的两个“它”指什么?

(3)理解“向导”,“忠实”。重点理解为什么说太阳是忠实的向导。教学生字。

(4)朗读这一段。

3、学习第三节。

(1)自由读,讲到了什么是天然指南针?怎么分辨呢?看课件认识北斗星,北极星,教学生字“盏”、“永”、“闯”。

(2)课文中的“它”又指什么?

(3)指导朗读。

4、学习第四节。

(1)这节讲什么是天然的指南针?怎么分辨南北?用自己的话说说。

(2)学习生字“碰”、“阴”、“稀”。

(3)指导朗读。

四、复习巩固。

1、卡片认读1—4节中出现的生字。

2、齐读1—4节。

五、课堂作业。

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理解第五节,能正确朗读这一节。

2、学习其余的生字。

3、进一步知道怎样用天然的指南针分辨方向。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生字新词。

2、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大自然中有哪些指南针?它们分别是怎样来分辨方向的?

二、学习第五节。

1、读后问:第一节与第五节的内容有哪些不同与相同?

2、理解:“细细观察”、“多多去想”的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使学生知道诗中所介绍的各种辨别方向的方法是靠自己观察思考得来的。证明只有善于勤于思考的人才是聪明、有办法的人。

3、指导朗读这一段。

三、说说你除了课文中的指南针外,还知道哪些指南针?指名说,如果不多请学生多看课外书,多观察大自然。

[课件展示:大自然的指南针]

四、课堂作业:

试背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完成有关作业。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词语。

2、汇报课外阅读、观察情况,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指南针?说清如何分辨方向。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课文中讲到了哪几种天然指南针,分别是怎样来分辨方向的。

2、同桌互说。

三、指导背诵课文。

[指导背诵第2节:先说什么是指南针,怎么给我们指示方向?师生对背,其余几节用同样的办法。]

1、先自由朗读。

2、让学生背诵。说说自己是怎样的方法来背的,请学生交流背诵方法。

3、指名背——集体背——同桌背。

四、导完成课堂作业。

1、指导用“千万”,“永远”造句。

2、完成课后作业题1、2。

五、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有关指南针方面的书籍。

小学二年级语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反思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小学语文新课标二年级下册中的一篇文章。教学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后,我才彻底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那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键就看教师如何去把握课堂了。可以这么说,孩子们能和老师共同把握课堂的方向,这堂课才是孩子们真喜欢的课!

在《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的教学过程中,我请同学说说在冬天沟渠里的积雪是如何为人们指明方向的?这时一位同学站起来说:“在冬天沟渠里的积雪,融化比较慢的是北面,融化比较快的是南面。”而另一位同学却说:“融化比较快的是北面,融化比较慢的是南面!”

当时我心想:课本上不是已经描写得很清楚了吗?怎么会不明白呢?”然后我就说:“冬天的太阳在偏南边,你看”为了阻止他继续说下去,我在黑板上简单的画了一个沟渠的示意图。

示意图一画出来,我立刻发现从南边射过来的太阳照到的是沟渠的北边,因为它面朝南!这时候我连忙说:“看,孙毅说得很对,真是沟渠里的积雪,雪化得快的是北方,化的慢的是南方!因为南边射过来的太阳照到的沟渠的北边,所以是哪边的雪先化呢?”这时候我班学生一下都看懂了,齐声说:“北边!”

然后我突然想起了山上的雪,说:“如果这不是一个沟渠,而是一座山呢?”并在黑板上画了一座山,这时立刻就有学生说:“山上的雪化得快的是南面,化的慢的是北面!”“对!”这时我及时地给予了肯定,心里也挺高兴,终于把这个问题弄明白了,同时我也为自己在写教学设计时的不仔细感到很自责。这节课正是由于学生的提示,我才没有出现知识性的错误。

216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