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 节日手抄报 >

春节手抄报2024年龙年

时间: 吴泽0 分享

带着一片喜庆的红色,春节悄悄来了,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节日。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节手抄报2024年龙年,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春节手抄报2024年龙年

春节手抄报2024年龙年

春节手抄报2024年龙年

春节手抄报2024年龙年

春节手抄报2024年龙年

春节手抄报2024年龙年

春节手抄报2024年龙年

春节手抄报2024年龙年

春节手抄报2024年龙年

春节手抄报2024年龙年

春节手抄报2024年龙年

春节送礼有什么讲究?

1、礼物无需贵重

送礼品不管你送的是谁,我们都不能把礼品给送得太贵重,如果是送领导,领导则不敢收,如果是送亲戚朋友,亲戚朋友还礼的时候,又不好还。所以送礼品时,只需送一般就可以了,因为礼品更多的是心意的表达。

2、投其所好

不同年龄段的人,不同的人群,他们都有不同的爱好。所以,在面对这些不同人群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投其所好,才能达到送礼的效果。比如你给大人送玩具、小孩送玩具,两者效果就天差地别。

3、不唐突

在送礼之前,我们都最好先联系一下对方,不要特别唐突的,就往对方家里面去,因为你不知道对方,是忙还是不忙。因为在春节这样一个节气里,我们大家都在放松,有可能你的到来,就会让他变得非常忙碌。

所以在送礼之前,一定要先问一下对方,有没有时间,然后你再约一个时间去送礼的话,就会更适宜。不要你到人家楼下了,然后再打电话,万一不碰巧别人不在家,可就麻烦了。

春节传统食物

年糕

春节吃年糕,“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稔。”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年糕的种类有:北方有白糕饦、黄米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粑粑;台湾有红龟糕。汉代杨雄的《方言》一书中就已有“糕”的称谓,魏晋南北朝时已流行。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了制做方法。明、清时,是糕已发展成市面上一种常年供应的小食,并有南北风味之别。北方年糕有蒸、炸二种,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汤煮诸法。

饺子

北方年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但各地吃 饺子的习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饺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饺子,北方一些山区还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饺子的习俗。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按照中国古代记时法,晚上11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为子时。“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与北方不同,南方的年夜饭通常有火锅和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着生活幸福,“年年有余”。南方还有一些地方过春节讲究吃年糕,年年高(糕),象征收成一年比一年高,境界一年比一年高。

中国春节饮食习俗

1、北方人过年吃饺子

我国北方人春节第一餐吃饺子,饺子颇似元宝,寓有进宝之意。饺子中有的馅里放糖,用意是吃了新年日子甜美;有的馅里放花生(称长生果),用意是吃了人可长寿;有一个饺子馅中放一枚制钱,用意是谁吃到了就“财运亨通”。新年里面条和饺子同煮,叫做“金丝穿元宝”。新年饮食都要取吉利的用语。各地饺子的做法和食法不同,北京的清水煮饺,东北的老边饺子,江南的水煎饺,玉润玲珑,馅鲜味美。

2、重庆人过年吃扣肉

重庆人过年“扣肉”“灌海椒”不可少 为了准备好这顿年夜饭,一些必不可少的传统主菜不提前十天半月准备是不行的。其中最主要的当数“扣肉”和“灌海椒”。“扣肉”看似简单,但要做到真正肥而不腻、嫩滑爽口,是要下一番工夫的;“灌海椒”则是把糯米面拌上佐料后填入一个个掏空的海椒中,然后放入咸菜罐子里封存半个月。到了除夕,拿出来用油一炸就可以上桌了。

3、广东春节赠橘子的习俗

在广东的海丰,小辈给长辈拜年时要以叩头作揖贺年,而长辈就用红纸包着钱或拿柑橘赏给小辈。与中国各地的风俗一样,小辈向长辈拜年是向长辈致敬,长辈自然要犒赏小辈。至于用什么食物赠给小辈,自然是要选择孩子爱吃并且有吉利意义的物品,于是,橘子便被选为这种有特殊意义的食品了。

新春佳节的意义是什么

自古以来,人们都强调春节作为一年开端的意义。《尚书·大传》中说:“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亦曰:‘三始’。”意思是说,正月一日是一年的开端,一月的开端,一日的开端。

“年”是时间的单位,一年365天,春夏秋冬周而复始,称为一年。大约在西周时期,年就由谷物成熟之义引申为表示时间的词了。并且,“年”和“春”常常联系在一起。古时候,人们根据二十四节气安排生产,人们习惯将春天看做是一年的开始,有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说明春季对人们的意义重大,既是一年之始,又要力争有一个好的开头、开门红。

2212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