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热点资讯 > 31省份2023上半年人均收入公布

31省份2023上半年人均收入公布

时间: 泽慧0 分享

31省份2023上半年人均收入(最新公布)

近日,国家统计局于8月1日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31省份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数据显示,其中8个省份在上半年的人均收入超过了2万元,而上海和北京更是超过了4万元的高收入水平。

31省份上半年人均收入

国家统计局网站8月1日公布了31个省份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从数据来看,有8个省份上半年人均收入超过了2万元,其中京沪超过了4万元。

国家统计局此前7月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72元,同比名义增长6.5%,比一季度加快1.4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加快2.0个百分点。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57元,同比名义增长5.4%,实际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51元,同比名义增长7.8%,实际增长7.2%。

分省份来看,有9个省份的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是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天津、广东、福建、山东和重庆。其中,前八个省份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2万元,且全部来自东部地区。

31省份2023上半年人均收入公布

上半年,上海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870元,同比增长9.9%,人均收入位居第一。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922元,增长9.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18元,增长13.9%。

北京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超过了4万元大关。上半年,北京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58元,同比增长5%,比一季度提高1.4个百分点。

上海和北京作为城市经济体,城镇化率高,高新产业、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等十分发达。近年来,我国收入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京沪是这些高收入行业、岗位十分集中的城市。此外,京沪的总部经济都十分突出,比如北京坐拥大批央企总部和民企巨头的总部,上海则有大量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江浙、安徽、福建等地大量民企巨头总部迁入。整体来说,两地高薪岗位多,吸引了大量人才集聚,居民的平均收入也高。

上半年,浙江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317元,位居第三。浙江县域经济十分发达,每个县都有自身比较好的特色经济、块状经济,不仅人均收入高,而且城乡差距小。

数据显示,上半年,浙江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9728元和23126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1.72,比一季度缩小0.07。

浙江之后,江苏、天津和广东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处于2.5万到2.8万的区间,分列第四到第六位。福建和山东也超过了2万大关。今年上半年,有8个省份上半年人均收入超过了2万元,比上一年多1个。其中,山东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万,达到20309元。

历年数据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与影响因素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居民收入的主要因素之一。经济发达的城市通常拥有更多的产业和就业机会,从而带动了居民收入的增长。例如,像北京和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由于其先进的产业结构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高薪就业岗位,使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明显高于其他城市。

行业结构和薪资水平不同城市的行业结构和薪资水平也会对居民收入产生影响。一些特定行业的薪资普遍较高,而在一些传统行业中,收入相对较低。因此,城市的产业结构会直接影响居民的收入水平。例如,像苏州这样的制造业城市,由于其制造业薪资水平较高,使得居民人均收入相对较高。

教育水平和技能水平教育水平和技能水平是决定个人就业和薪资水平的重要因素。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居民通常更容易找到高薪工作,从而获得较高的可支配收入。因此,像北京、上海和广州这样的城市,由于其高水平的教育资源和培训机会,吸引了大量高素质的人才,促进了居民收入的增长。

城市规模和人口密度城市的规模和人口密度也会对居民收入产生一定影响。通常情况下,大城市的居民收入较高,因为大城市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另外,人口密度较高的城市,劳动力市场更加活跃,就业机会更多,有利于居民增加收入来源。

总的来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经济发展水平、行业结构和薪资水平、教育和技能水平以及城市规模和人口密度等因素都起着重要作用。

收入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收入的高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是一些主要因素:

教育程度:通常来说,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收入更高。因为他们往往具有更高的技能水平和更多的知识,可以在更高级别的职位上工作。

职业:职业通常是决定收入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一些职业,如医生、律师、高级管理人员等,往往会提供较高的薪水和福利。

工作经验和技能: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个人的工作经验和技能也会随之增加,从而提高其工作能力和市场价值,进而获得更高的薪酬。

行业和地理位置:不同行业的薪酬差异较大,同样的职业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薪酬也有差异,例如在大城市相对于小城镇更高。

性别和种族:性别和种族也可能影响薪酬。在一些国家,女性和少数族裔可能会因为性别或种族因素而遭受薪酬不公平待遇。

经济和市场环境:经济的繁荣和市场需求也可能影响薪酬水平。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拥有高技能和经验的人更容易获得更高的薪水。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因素仅仅是影响收入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他因素还包括个人态度、人际关系、健康状况等。

人均消费收入反映什么?

人均消费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平均每年从各种经济活动中获得的收入。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人均消费收入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繁荣程度和居民的购买力。较高的人均消费收入意味着居民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可以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提高生活质量。同时,高人均消费收入也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和促进经济增长。

人均消费收入还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福利水平和收入分配公平性。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消费收入较低,可能意味着居民的生活水平相对较低,社会福利设施不完善,收入分配不够均衡。因此,政府可以通过提高人均消费收入来改善居民的生活水平,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

人均消费收入还可以作为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通过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均消费收入,可以了解它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差异,为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提供参考。

需要注意的是,人均消费收入只是一个指标,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状况。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物价水平、就业率、教育水平等,综合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情况。

人均GDP和人均收入的区别是什么?

两者的区别如下:

一、两者的定义。人均可支配收入指个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遗产税和赠与税、不动产税、人头税、汽车使用税以及交给政府的非商业性费用等以后的余额。GDP的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

二、两者的区别。人均GDP即一个国家或地区一个时期内的GDP总值除以当期内的人口总数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1、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中间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

2、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分配之和。

3、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与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价值之和。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人均GDP当然是用人口总数除一下了。

2028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