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热点资讯 > 2023确保粮食安全的作物有哪些

2023确保粮食安全的作物有哪些

时间: 浩然0 分享

2023确保粮食安全的作物有哪些-粮食安全作物

2023确保粮食安全的作物有哪些推荐给大家进行采纳。粮食安全(或食物安全) 指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为维持生存和健康所必需的足够食品。也就是粮食保障,下面是小编进行整理的2023确保粮食安全的作物有哪些,欢迎查阅。

2023确保粮食安全的作物有哪些

2023确保粮食安全的作物有哪些

粮食作物是对谷类作物(小麦,水稻,玉米)、薯类作物(包括甘薯、马铃薯等)及豆类作物(包括大豆、蚕豆、豌豆、绿豆等)的总称。

在营养上,谷类作物主要提供淀粉、植物蛋白、维生素等,豆类作物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等,薯类作物主要提供淀粉、维生素等。这类作物同时也是牲畜的精饲料,需用量极大,栽培面积和比重也较大。

栽培粮食作物不仅为人类提供食粮和某些副食品,以维持生命的需要,并为食品工业提供原料,为畜牧业提供精饲料和大部分粗饲料,故粮食生产是多数国家农业的基础。

通常,粮食作物也是农作物中的主导作物,世界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5%,其中小麦、稻谷和玉米约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80%。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粮国,粮食作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76.8%(1987年),粮食总产量及稻谷、小麦、谷子、甘薯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区别

1、两者的实质不同

粮食作物的实质:粮食作物亦称“食用作物”、“粮谷作物”。我国对谷类作物、薯类作物(包括甘薯、马铃薯等)及食用豆类作物(包括大豆、蚕豆、豌豆、绿豆、小豆等)的总称。一般用作人类主食。

经济作物的实质:经济作物亦称“工业原料作物”、“技术作物”。一般指为工业,特别是指为轻工业提供原料的作物。

2、两者的种类不同

粮食作物的种类:粮食作物包括小麦、水稻、玉米、燕麦、黑麦、大麦、谷子、高粱和青稞等,但是,其中三种作物(小麦、水稻和玉米)占世界上食物的一半以上。

经济作物的种类:我国纳入人工栽培的经济作物种类繁多,包括纤维作物(如棉、麻等)、油料作物(如芝麻、花生等)、糖料作物(如甘蔗、甜菜等)、三料(饮料、香料、调料)作物、药用作物、染料作物、观赏作物、水果和其他经济作物等。

3、两者的性质不同

粮食作物的性质:经加工而成为人类基本食粮的作物。经济作物的性质:有某种特定经济用途的农作物。

粮食安全包括哪些内容

粮食安全的三个内容是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最大限度地稳定粮食供应,确保所有需要粮食的人都能获得粮食。

粮食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不仅仅是温饱,更重要的是战略意义,从古至今都没有变过。粮食既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也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资料。粮食安全与社会的和谐、政治的稳定、经济的持续发展息息相关。

我国面临的粮食安全问题有哪些?

1、耕地数量持续减少,粮食安全的基础受到威胁。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们需求的不断增长,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耕地的数量和质量都应不断提高,达到耕地的数量上和质量上的动态平衡,这样才不至于动摇粮食安全的基础。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不容乐观。据统计,目前中国耕地面积约为18亿亩,人均耕地面积1.28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而且,许多农田被人为撂荒。可见保护耕地的压力不断增大。

2、生态环境恶化和污染,危及中国粮食安全。一方面,我国耕地面积逐步减少,另一方面,耕地的质量也在下降。最突出的问题是生态环境恶化和污染,具体表现为农业生态系统恶化、农业化学污染和工业污染物的大量排放。

水土流失、土地退化、荒漠化、水体和大气污染、森林和草地生态功能退化等,已成为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据估计,我国遭受水土流失(水蚀和风蚀)的耕地达到4540万多公顷,大约占耕地总面积的50%。三分之一至一半的耕地缺磷,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耕地缺钾,缺乏微量营养元素的土壤也正在增加。

随着“镉大米”事件的曝光,人们对重金属污染的关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热度。正是由于“镉大米”直接危及到主粮安全而成为重金属污染的一个缩影。

3、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建国30年集体化时修的水利设施老化,现在部分地区农田水利建设严重滞后。目前,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所占比重为48%。

部分灌区工程设施老化失修严重,配套差,缺少基本灌排条件,洪涝干旱防灾减灾能力脆弱。现在突发性极端天气增多,病虫害多发、频发、重发,旱涝灾害特别是干旱缺水状况呈加重趋势,对稳定粮食生产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4、农业科技水平和机械化有待提升。有资料显示,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8%,比发达国家低20个百分点左右。农业科研与生产结合不紧密,基础性研究比较薄弱,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到位率低。种子产业发展存在育繁推脱节、育种水平低、种子企业缺乏竞争力、市场监管技术和手段落后等问题。

5、种粮比较效益长期偏低,挫伤农民积极性。尽管近几年粮食价格稳步上升,但农民种粮收入仍然不高,特别是与从事其他产业相比,种粮比较效益明显偏低,一些地区出现了粮食“副业化”等趋势。从发展趋势看,随着农资价格上涨、人工费用增加,种粮成本将逐步上升。

6、外资并购影响我国粮食安全。我国粮食生产和消费主要是稻米、小麦、玉米和大豆。目前,我国稻米、小麦的自给率达到90%以上,但是,玉米和大豆自给率下降,尤其是大豆自给率只有30%,而进口依存度达到70%。由于外资并购和侵蚀,我国对粮食控制力减弱,有些品种的种子长期为外资控制,对外依存度扩大,转基因产品从长远看可能危及人民的健康。

7、粮食储备管理滞后。储备品种单一、与市场脱节、交易成本高、储备规模小、仓房陈旧、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另外,一些地方还存在粮耗子现象。



中国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有哪些

为了保障粮食安全,中国多措并举:

第一,实施党政同责政策,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各地粮食的播种面积总体实现稳中有增;

第二,大力培育推广优良品种,达到粮食产量的增长;

第三,在极端灾害天气发生后,采取补种、田间管理等补救措施,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最后,提高最低收购价格,并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范围和力度,进而提升农民生产积极性。

热门文章

1958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