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励志文学 > 励志大全 > 励志日志 >

3篇励志日志:让曾被嘲笑的梦想有闪闪发光的一天

时间: 玉欣21229 分享

  不把梦想拱手相让,做迷茫时代有定见的自己。你的未来谁也没去过,不要轻易给它一个结果。愿你有愿赌服输的孤胆,也有重新开始的决断。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励志日志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励志日志篇一: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1

  前几天去参加了一次读书会,期间,有个嘉宾上台分享了自己的阅读经历。这个嘉宾是个斯文有礼、长相贤淑的女性,她告诉我们,她之所以会阅读,是因为她想看看自己坚持做一件事后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一开始我觉得自己也是30几岁的人了,生活也很安逸,没有什么太烦心的事情。那时候觉得,好像生活就是这样了,也不会有其他的可能了。谁知道因为要坚持阅读、写读书笔记,而为了不影响正常工作,就得比平时早起一个小时。然后突然发现,原来早起精神会变得很好,还可以顺带做运动锻炼身体。”

  她一开始只是想坚持阅读,谁知道,最后养成了这些好习惯。于是她发现,原来自己还可以过不一样的生活,还可以去做不一样的事,交不一样的朋友,生活渐渐变得更有趣了。

  好吧,阅读其实是一件特别棒的事情。因为阅读,可以让我们更自由地思考。当阅读让你培养了自己的思考架构,很多你原来想不清楚的事情,就会在一瞬间想通。

  一旦你坚持阅读,就会发现另一个世界、另一个你自己,和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2

  昨天晚上,我去主持了一场校园民谣的分享会,主讲嘉宾jimmy分享了他和民谣、吉他、初恋的故事。

  灯光昏暗,一首一首的民谣在播放着,就像是在播放我们的青春一样。大概我们的青春开始都是相似的:学校操场,漫天星辰,晚风轻拂;青草地,吉他,和姑娘的白裙子,还有他转身投篮的样子。

  如果说所有的青春结局都是一样的,那么最大的相同就是遗憾。因为那时候年少懵懂的我们,不懂珍惜喜欢的人,不懂珍惜在校的时间,不懂坚持自己的梦想,所以青春总是被我们缅怀。我们缅怀那些逝去的,得不到的,和未完成的。

  可是,很多人跟我说,怎么办,好像已经来不及了。真的来不及了吗?我想告诉他,现在开始还来得及。

  某天午后,jimmy坐在阳光下一首接着一首地弹奏吉他民谣。他是一个很有天分的吉他教学者,他把手上的吉他玩得出神入化,弹唱的恰好都是我爱的民谣。

  我告诉他,其实我也有一把吉他,只是没有坚持。然后我问他:“你看,我的手指这么短,能学会弹吉他吗?”jimmy停止了弹奏,然后伸出他的手指说:“你看,我的手指长吗?”那时候我才发现,原来他的手指和我一样,都不怎么修长。

  jimmy说:“很多人觉得自己学不会吉他,是因为自己看不懂五线谱、手指不够长、没有乐理基础。可是,这些真的都只是你学不会的借口。为什么?看不懂五线谱你可以看简谱,没有乐理知识基础你可以学,手指不够长,你看我手指就很长吗?”

  那一刻,他点亮了我的内心。我终于发现,原来我的遗憾都是自找的,只要我愿意,任何时候都来得及,来得及把想要实现的梦想实现。

  3

  就好像我和写作一样。18岁的时候,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作家。

  22岁的时候,我觉得我的梦想被吃掉了,于是中途停止了写作,但是期间我并没有放弃阅读。

  26岁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原来我还能写作;也突然发现,原来别让遗憾继续,一切就都来得及。于是当我不想再遗憾的时候,当我想要重新完成这个作家梦的时候,我就隔三差五乐呵呵地写文章。在没有重新开始之前,我从来没想过会有那么多人喜欢看我的文章,更没有想过,有一天我还能出书,当一个作家。

  去做你想做的事情,人生充满了可能,你不去试试,又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当你走出第一步,并且坚持下去的时候,你才会发现自己有多强。

  很喜欢五月天,他们就是一群虽然不年轻,但是却像年轻人一样蹦蹦跳跳爱折腾的人。他们有一首歌叫《倔强》,里面有部分歌词我很喜欢:

  我的手越肮脏,眼神越是发光

  你不在乎我的过往,看到了我的翅膀

  你说被火烧过才能出现凤凰

  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

  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蔡康永说,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时你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如果你的青春已经有太多遗憾,为什么还要让未来有更多的遗憾?

  年轻时,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那么,你是否愿意用现在的努力,去换取一个不后悔的将来?

  励志日志篇二:被嘲笑过的梦想,总有一天会让你闪闪发光

  1978年,有个男孩参加高考,英语只考了33分,总分也惨不忍睹。他的目标院校叫做常熟师专,从当时的情况看,似乎相当的遥不可及。他回到农村老家,一边干农活,一边在光线微弱的煤油灯下继续复习,又参加了下一年的高考。这次的成绩有所提升,距离常熟师专的录取线,却仍有不小的差距。再次回到老家,村里人开始嘲笑他不自量力,当面喊他“大学生”。同龄的孩子都已经开始干农活,为父母分忧,而他,却像个废人一样,整天只知道读书。

  在县里的培训班苦读了一年后,男孩第三次挑战高考,乡亲们取笑的声音犹在耳边回荡,一张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翩然而至。男孩以总分387,英语95分的成绩,被录取到了北京大学西语系。

  他的农村口音和“哑巴英语”在未名湖畔受尽了同学的嘲笑和心爱女孩的冷眼,但他却在毕业多年后创办了一所英语培训学校,名字叫做新东方。这个男孩的名字,你一定已经猜到了,他就是俞敏洪。

  也许你要说,这样的故事离我们太过遥远,根本不像是会发生在我们身边。那么,下面这个故事,则来自我的一个朋友,我完整地见证了她命运翻转的过程。

  她是一位38岁的农村妇女,居住在湖北荆门石牌镇横店村,高中毕业后,赋闲在家已经多年。她每天读书、上网、写诗,一应的农活和生计全靠父母操持,就连洗衣服这么简单的事,对她来说也是难如登天——因为出生时倒产,脑缺氧而造成脑瘫,她的一举一动,都显得姿势怪异,且有心无力。包括写诗这件事,也需要用最大的力气保持身体平衡,用最大的力气左手压右腕,才能艰难写出一个字。

  她从没受过系统的文学训练,甚至认识的字都有限,但自从2003年开始,写诗,已经成为她的生活重心和精神支撑。乡邻们并不能理解这个整天钻在纸堆里的农妇,网上的诗人们也高高在上地俯视并嘲笑着她从灵魂深处掏出来的那些文字。这一切,都不影响她以每年数百首的速度疯狂写诗。

  终于,2014年的一天,她的诗登上了全国最权威的诗歌杂志《诗刊》的重点栏目,两个月后,又以《摇摇晃晃的人间——一位脑瘫患者的诗》为名,在诗刊社微信平台上风靡一时,火遍全国。大批媒体蜂拥而来,在那一个月时间里,她的名字传遍大江南北,还传到了大洋彼岸。许多专业的诗人和批评家都对她的诗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一位美国的大学教授甚至把她和美国历史上一位极其重要的女诗人相提并论。这个农妇的名字,叫余秀华。

  我们的时代盛产励志故事,它们总是显得面目雷同,总有一个平淡的开头和传奇的结尾,总有一个一开始被嘲笑,最后闪闪发光的梦想。我也曾和你一样,对这样的故事不以为然,不肯相信它会发生在现实生活里,不肯相信它会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曾爱做梦,但绝大多数人输在醒得太早。我们常常在心里先就认定了自己不可能做成某些事,于是“明智”地选择了激流勇退,转战到另一个似乎更加切实可行的目标。而其实,很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都是由普通人一步步做出来的。

  所谓才华,不过是长久的努力。所谓才华撑不起梦想,不过是坚持的时间太短。我们和梦想之间,所缺的只是时间而已。

  那些闪闪发光的传奇,真的离我们很远吗?它其实就潜伏在我们身边,潜伏在每天拼老命挤地铁的人群中,在大学图书馆寂寥却坚忍的灯光下。

  前面提到的余秀华,就是在我眼皮底下一夜成名。她爆红网络的那条微信,甚至还是我亲手编辑的。当我在那篇微信文章的标题处,敲上“一位脑瘫患者的诗”这句话时,我的确设想过文章的阅读量会因此而有所提升。但我万万没想到,公众对她诗歌的热情,会达到那样盛极一时的地步。

  从2003到2014,余秀华努力了十一年。在十年时间里,她的诗都被别人嗤之以鼻,不屑一顾。而2014年那个普通的冬天,谁能想到,一个脑瘫农妇,会在全中国刮起一阵诗歌的龙卷风!看到她的梦想与坚持,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来解释自己的懈怠和动摇?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其实不在于出身、相貌、学历,而在于他所面朝的方向。是不同的梦想,对未来不同的规划和坚持,把一个人变得安常处顺,而另一个人逐渐闪闪发光。在荆天棘地的人生道路上你能走多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路上,你怀揣的那个梦想。悠哉游哉,翱翔蓬蒿之间是一生;海运乘风,扶摇直上九万里,也是一生。

  那些看起来遥不可及的神话,常常有一个平淡无奇乃至于举步维艰的开头。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也曾像我们一样,在狭窄破旧的出租屋里过灰头土脸的日子。你凭什么觉得,自己不会站在世界之巅指点江山?你凭什么觉得,无论你付出多少努力,终究要落成一个普通的人生?谁允许你这样想的?

  年轻,最重要的品质,便是要善于创造并坚持梦想。不要看轻了自己,不要总去怀疑,你是否配得上自己的梦想。为什么不反过来看看呢,你的梦想,它配得上你吗?

  如果时光倒退三十年,那个叫刘德华的年轻人只想当个出色的理发师,而那个叫李宗盛的小伙子满足于多送了几罐煤气,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刘德华和李宗盛。

  当周星驰为了一个一秒钟被打死的龙套镜头和导演争得面红耳赤,当身高仅有一米八三的艾弗森出现在nba的赛场上,可以想象,会有多少嘲笑的目光。

  事到如今,这些目光的主人们,又在哪里呢?

  其实,一个有梦想的人,一定不会去嘲笑另一个人的梦想。只有碌碌无为的人,才会害怕别人因梦想脱颖而出,被梦想带离他们平庸的行列。嘲笑的背后,其实暗含着恐惧。

  在这世上,那么多人驽马恋栈豆,那么多人鼠目寸光,而你,是否下定决心,和他们一样?或者,你敢不敢,为自己人生的戏剧,写下天马行空的大纲?

  年轻,那么短暂,那么迷茫。如果你不能给自己一张耀眼的文凭、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那么,你还可以给自己一个九成九会遭到嘲笑的梦想。因为,总有一天,它会让你闪闪发光。

  励志日志篇三:你得多努力,才能过上你想要的生活

  我们大部分人,都是为自己找借口的专家——将不行动和错误的行为合理化——抱怨父母、伴侣、孩子、老板、同事、健康、经济状况以及不幸的境遇。

  可是每次看到“别人”在前方牛逼闪闪的时候,又觉得“别人”碉堡了,而“自己”弱爆了,内心生出好多的羡慕和矛盾。

  有人说:“你高考的志愿是父母帮选的,你大学里的课程是你挑好过的选的,那你凭什么要过上你想要的生活?”

  最近又看到一句话:“智能机器人都用上了,再不努力就要失业了!”

  是的,不迎着困难往前走,“别人”的现在无论如何也成不了“自己”的未来,只是内心会变得不那么勇敢,会害怕受伤害。

  个人跟不上时代,无力感扑面而来

  和一个刚创业一两年的朋友吃饭,聊起现在创业、管理、团队,感慨都不容易。

  我当时说了一句话:个人跟不上时代。

  是的,这个时代日新月异,个人的知识、能力和思维跟不上,就会被淘汰,就算不被淘汰,也有着深深的"无力感"。

  什么叫无力感?

  有心杀敌却无力回天,无路可退又无力改变。

  关于“无力感”,有两个画面经常回旋在我脑海:

  曾经的霸主诺基亚ceo约玛·奥利拉在记者招待会上公布同意微软收购时最后说了一句话:“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说完几十名诺基亚高管不禁落泪。

  电影《建国大业》里国民党撤往台湾前,蒋氏父子最后一次在老家奉化对话。

  “反,要亡党,不反,亡国。”

  “我也没办法。”

  一个痛心疾首的蒋介石形象。

  管理企业如此,治国治党如此,职业发展乃至人生成长何尝不是呢?

  得多努力才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无力感充斥于我们周围,是的,做啥都不易,但这不是不作为的理由。

  你所谓的无力,不过是在麻痹自己。

  你所谓的努力,不过是在欺骗自己。

  我曾经信奉一句话:坦诚到没人交手,勤奋到感动自己。

  现在看,其实,不仅感动自己,也无形中感染了很多人。

  我写过的书,应该是有十几本了。同行中有个比较中肯的评价是:高产作家。

  确实,高产。

  高产从哪里来的?从我这工作十几年来养成的思考总结记录这样的习惯来的;从我抓紧每一个碎片化的时间高效处理事情来的。更是我花了比别人更多的付出来的。

  2004、2005年的时候,刚毕业,勤勤恳恳,又多又快地完成本职工作,每有想法,就加班加点或晚上马上整理撰写,第二天马上找领导。算不上劳模,但也是勤奋了。

  但是,我觉得这样成长还不够,于是我还帮着很多名人代笔写书,给一些杂志、报纸写文章,还和cctv2的《对话》《财富故事会》等栏目合作。

  有一段时间,我每天上完班,就地铁到北京西边的央视梅地亚中心,一干就是凌晨三四点,然后再打车回东边,第二天白天继续上班。

  最后一个项目结束那天,凌晨3点多,我一个人打车经过天安门,窗外飘着小雪,灯火辉煌,看到毛主席头像,我不禁热泪盈眶。这个泪,有委屈终于结束的意味,也有为自己能坚持下来感动的意味。

  因为这件事,我就有了那句话:勤奋到感动自己。

  用坚定的信念支撑存在感,用真诚务实的行动推进获得感。做,而且要做成。你自己信了,别人才会信。你感动自己了,别人自然因你感动。

  有个读者给我来信表达了对我的书的喜欢和受益,信中最后提到准备考研的担心,他说害怕自己付出的努力没有得到结果。

  持有这种心态的人占据了找我咨询人的很大一部分。

  这个世界上,付出不一定有相应的结果,但每当觉得自己付出了、努力了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从开始到现在,你为之做了哪些付出呢?其实是远远不够的。

  每个选择都有不可确定性,关键在你内心真正在乎的和想要什么,想要,就什么时候也不晚。年龄不是改变的阻碍。

  我们不是鼓励一条路不是说非走到黑,但至少得跑个一两千米,如果只是站在每个路口观望试探,患得患失,则永远到不了彼岸。

  真正成长了的内心,自己看得见

  世上没有漫不经心的成功,每份漫不经心背后都是深思熟虑的用力。

  与其纠结于"我得多努力才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不如在每次困顿时先问自己:你为梦想的实现付出了多少?

  最近一段时间,我一直忙于公司几个大项目合作,头发都白了几根,感冒引发鼻炎十几天了还不好。

  有几次到最难的时候,我差点要放弃。可仔细想想,并不是自认为努力了就必须能得到,也并不是自认为努力了却没有得到就值得委屈。

  一个真正足够努力和懂得努力的人,会针对自己的天分一步步前进,根据自己的追求制定计划,并踏踏实实付诸实施,在这个过程中让自己逐渐变得充盈、有力,然后在自己的梦想面前,尽自己所能地努力,这样才敢理直气壮地说:我拼尽全力了!

  职场有个生存法则:虽然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也有职场前辈指导你,但领导不可能24小时想着你的事,否则他就不需要聘请你了,他能明确告诉你目标与结果已ok,必须自个儿找办法找渠道成长。

  关注内心到底想要什么,然后为之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把事办了、办成了。

  哪怕一次次失败被虐千遍万遍、哪怕你失眠上火早生华发,那颗真正成长了的内心,自己是看得见的。

  有力改变和有效努力:做有定见的自己

  无力改变?不慌张。

  无效努力?有主张。

  为了坚定自己的职业道路,为了帮助更多职场新人解除困惑,我尝试用职业规划的角度,把之前的感悟写出来、整理出来。

  职业规划,不是宿命论,而是创命论。

  职业规划的首要环节是"职业方向定位",它是"最重要的",是职业生涯的"镜子和尺子"。镜子,用于看清你的职业特质,指导你5至10年的职业积累和发展。尺子,用于丈量你的职业核心能力,评估你的职业胜任力。

  电影《疯狂动物城》里,小兔子朱迪依靠着弱小的身板实现了当上警察的梦想,而红狐狸尼克尽管在人们心中是狡猾不可信的但最终也成了一名警察。而且,兔子和狐狸竟然还相爱并幸福地在一起了。

  anything is possible.

  nothing is impossible.

  动物城最吸引人的地方是那里拥有无限的可能性。

  人生的困顿在于不确定性,而精彩之处也在于其无限的可能性。

  不纠结,换个姿势奔跑。

  有能力,人生步步成活。

  不把梦想拱手相让,做迷茫时代有定见的自己。

  你的未来谁也没去过,不要轻易给它一个结果。

  愿你有愿赌服输的孤胆,也有重新开始的决断。

64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