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理财知识 > 保险篇 > 社保和养老保险有什么区别

社保和养老保险有什么区别

时间: 晓芬0 分享

社保和养老保险有什么区别_养老保险和养老金有什么区别

养老保险的缴费和待遇支付通常会根据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而有所不同,但都是为了提供养老保障而设计的。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社保和养老保险有什么区别,供大家参考学习。

社保和养老保险有什么区别

社保和养老保险有什么区别

社保包含有养老保险,社保主要包含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养老保险只是在参保人员年老后提供养老金待遇,而社保除了包含养老金待遇后,还为生病职工提供医疗报销待遇,为失业人口和工伤职工提供补助,为生育的女职工提供医疗服务和生育津贴。

养老保险和养老金有什么区别

1、定义不同:养老金是指劳动者在丧失能力或者年老之后,根据他对社会做出的贡献,在满足相应条件之后按月领取的保险待遇;而养老保险是根据法律法规,为解决参保人在退休之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2、领取人群不同:养老保险主要针对的是单位职工;而养老金主要针对的是机关单位。

3、缴费方式不同:养老保险一般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而养老金是由单位提供的。

4、资金渠道不同:养老保险是由社会保险资金列支的;而养老金是由国家、地方财政列支的。

养老保险怎么计算自己能拿多少钱

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如果参加的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只要在60周岁之前累计缴费满15年,那么60周岁之后就可以开始领取养老金,缴费年限不够的还可以在60岁之前进行一次性补缴,不过补缴是无法享受到政府补贴的。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其中,基础养老金会因为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以上海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为例:

1、假设某人每年缴纳3300元,则每年可以享受政府补贴575元,缴满15年,如果不考虑个人账户利息、集体补助等金额,则:

基础养老金:以当年度社保部门公布为准,比如上海2023年的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为每人每月140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储存额/139=(3300+575)×15/139=418元;

每月可领取的总养老金=1400+418=1518元。

2、假设某人选择3000元的缴费档次,一次性补缴15年,则:

基础养老金=14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 3000×15÷139=323.74元,每月的总养老金为1400+323.74=1723.74元。

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一般是用人单位为其职工购买的,只要参保人在法定退休年龄之前累计缴费满15年,那么退休之后就可以按照约定领取养老金。

每月可以领取的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

月基础养老金=(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月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60周岁为139,50周岁为195);

此外,若是1992年年底之前参加工作的,那么还可以领取一笔过渡性基本养老金,但具体还应当以当地的社保部门规定为准。

以上海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为例:

缴费基数为12000元,缴费指数为0.6,个人按8%的比例缴纳,假设某人退休前在岗工资为25000元,累计交满15年,那么退休后每月领取的基础养老金=(25000+25000×0.6)÷2×15×1%=3000元,个人养老金=(12000×8%×12×15)÷139=1243元,如果不考虑过渡性养老金,每月可领取3000+1243=4243元。

三、商业养老保险

对于不同的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来说,其保险金的给付标准是有所差异的,没有具体的计算方式。

以君龙龙抬头2.0养老年金保险为例。假设40岁男性投保,每年缴费10000元,选择交15年保终身,60周岁时开始领取养老年金,如果选择按月领取,则被保险人平安生存至60周岁后,每月可以领取的养老年金为1067.6元;如果选择按年领取,则被保险人平安生存至60周岁后,每年可以领取的养老年金为12560元。

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是什么意思

1、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是指参保人缴纳养老保险的基数,是计算应缴纳养老保险金额的基数,也是参保人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

2、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一般是根据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计算,特殊情况下,有上限与下限之分;

3、如本人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月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缴费;具体缴存基数规定依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

老人的养老保险有哪些?

1、基本养老保险

服务项目有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这两类,这也是当前我国对养老服务当中最基本的物质帮助。职工到达法定退休年龄之后就能办理退休,然后每月领取养老金。而农村居民则是满60周岁以后,每月领取不到200的养老金,但未来可能会上涨。

2、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

根据老年人能力进行综合评估,做好照护服务。对老年人进行综合评估是评估他们身体、认知和功能状况的一种方法,以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涉及认知能力评估、身体健康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评估等。

3、高龄津贴

主要针对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物质帮助。浙江高龄津贴标准为:80周岁至89周岁的老年每人每月补贴60元;90至99周岁的老年人每人每月补贴150元;10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每人每月补贴550元。

4、养老服务补贴

政府提供资金补贴给有需要的老年人,以帮助他们支付护理服务的费用。这些服务可能包括在家护理、社区护理或专业机构的护理。

5、护理补贴

帮助需要长期护理的老年人支付护理服务的费用,一些地区提供护理补助金,用于支持老年人在家庭环境中接受护理服务。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标准是每人每月200-600元。

6、特困老年人

提供的服务有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两种,集中供养是为经济特别困难、无法自理或无法得到适当照顾的老年人提供集中式的护理和供养服务。特困老年人分散供养是使他们能够在自己的家庭或社区中得到适当的照顾和支持,并提供他们所需的基本生活援助和支持。

2145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