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节日知识 > 24节气 > 大寒 >

大寒节气必吃的食物

时间: 跃瀚1373 分享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丑;太阳黄经达300°;于每年公历1月20日左右交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寒必吃的食物,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

大寒节气必吃的食物

大寒必吃的食物

1.多食用绿色蔬菜。

进入冬季后,天气寒冷干燥,需要多食用绿色蔬菜,如胡萝卜、油菜、菠菜等,补充维生素。

2.多吃黑色食物。

黑色入肾经,多食黑,能够养肾防寒,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如黑米可以补肾暖肝健脾;黑豆可以强壮筋骨;黑芝麻可以滋养肝肾,润燥滑肠;黑木耳可以清肺益气,补气润燥,滋补强身。

3.羊肉。

羊肉性温,非常适合大寒时节食用。吃点羊肉,可补气滋阳,暖中补虚,开胃健脾,去湿避寒,强健身体。羊肉最好还是要炖着吃,会更加熟烂、鲜嫩,也易于消化。

4.鹅肉。

常吃鹅肉,可补阴益气、暖胃生津,除五脏的燥热。鹅肉含有较多的优质蛋白,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助力健康。

5.姜枣水。

大寒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此时,一定要注意防风御寒,可用生姜、红枣煮水。生姜,性温味辣,可驱寒。红枣,味甘性温,补中益气。这二者一起煮水,能够温中散寒,补血正气,有益健康。

除此之外,大寒节气还要注意防寒保暖,适量运动。

节气大寒特点

大寒时节,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多为6℃至8℃,比小寒高出近1℃。“小寒大寒,冷成一团”的谚语,说明大寒节气也是一年中的寒冷的时间段。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丑;太阳黄经达300°;于每年公历1月20日左右交节 。大寒同小寒一样,都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大寒节气处在三九、四九时段,此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一年中的最寒冷时节。

大寒在岁终,冬去春来,大寒一过,又开始新的一个轮回。在中国一些地方,每到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如除旧布新、制作腊味以及祭灶、尾牙祭等。尾牙祭,亦称“做牙”、“做牙祭”等,民间有做完牙祭后全家坐一起“食尾牙”的习俗。流行的年尾“年会”是“尾牙祭”的遗俗。

大寒节气,大气环流比较稳定,环流调整周期大约为20天左右。此种环流调整时,常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和大风降温。当东经80度以西为长波脊,东亚为沿海大槽,中国受西北风气流控制及不断补充的冷空气影响便会出现持续低温。在我国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全年最低气温出现在大寒节气内。

大寒小寒都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根据中国常年的气候数据统计,中国北方地区一年中最寒冷的时间段是在每年的公历1月中旬(11日-20日)。每年的小寒节气从1月5-7日开始,一个节气约15天,中旬恰在小寒节气之内;因此,对北方大部地区来说,小寒的确冷于大寒。但对于南方一些地区来说,却是大寒节气时最冷;大寒节气一般从1月20-21日开始,公历1月下旬恰是南方一些地区全年中最冷的时段。

大寒节气养生

1、防寒保暖

一天到晚要记得增添衣物防寒防风。正应对了那句老话:“大寒大寒,防风御寒”。在“大寒”节气应尽量避免在早晨和傍晚出门,因为一般昼夜温差较大,人体容易受寒,引发疾病。

许多女性体质易寒凉,女性在阴阳里属阴,往往被形容为月亮,水容量高,更易寒凉。在大寒节气,更应做足保暖功课。重点部位就是腰、膝、双脚,尤其是经期,要添加衣物,适当饮食温补。

2、保护膝关节

现在骑电动车上下班的人很多,街上随处可见穿着时尚,短裙、长靴的年轻女性,衣着单薄,骑着电动车在寒风里穿行。美则美矣,身体可要小心了。骑电动车最好不要穿裙子,这样把膝盖暴露在凉风中,非常容易受到寒气侵袭。

“膝关节本身是腔隙关节,直接对着风吹,寒气很容易进去。”不仅要穿厚实点,还应该戴上护膝进行额外的防护。此外,许多女性朋友都有感受,冬天双足经常冰凉,腰部也容易发凉,一定要穿厚的鞋袜,不要穿低腰裤。

3、每天多睡1小时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此时正值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冬季,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也处于相当缓慢的时候。大寒养生要顺应冬季“藏”的原则,最简单的方法是早睡晚起,每天多睡1小时。

早睡可以养人体的阳气,晚起可以养阴气,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从而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对于上班族特别提倡早睡1小时。老年人尤其要注意不宜过早起床,晨练要推迟一些,最好待日出后再出门。早晨寒气生发,有时还有雾气,极易寒邪侵入。

大寒风俗

1、迎灶神

常用的灶神联上也往往写着“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和“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类的字句。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和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

所以俗语有“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来”之说。在岁末卖年画的小摊上,也卖灶王爷的图像,以便能够在“接灶”仪式中张贴。图像中的灶神是一位眉清目秀的美男子,因此我国北方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以此来表示男女授受不亲。也有的地方对灶王爷与灶王奶奶合祭的,便不存在这一说法了。

2、食腊八粥

小寒之后过15天就是大寒的节气,也是全24节气中的最后1个节气。这个时候天气虽然寒冷,但因为已近春天,所以不会像大雪到冬至期间那样酷寒。这时节,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

其间还有一个对于北方人非常重要的日子——腊八节,即阴历十二月初八。在这一天的时候,人们就会用五谷杂粮加上花生、栗子、红枣、莲子等熬成一锅香甜美味的腊八粥,是人们过年中必不可少的一道主食。

大寒饮食习俗

食腊八粥

小寒之后过15天就是大寒,也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天气虽然寒冷,但因为已近春天,所以不会像大雪到冬至期间那样酷寒。这时节,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其间还有一个对于北方人非常重要的日子——腊八,即阴历十二月初八。在这一天,人们用五谷杂粮加上花生、栗子、红枣、莲子等熬成一锅香甜美味的腊八粥,是人们过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

大寒迎年

大寒节气,时常与岁末时间相重合。因此,这样的节气中,除顺应节气干农活外,还要为过年奔波——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准备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除旧布新,准备年货,腌制各种腊肠、腊肉,或煎炸烹制鸡鸭鱼肉等各种年肴。同时祭祀祖先及各种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旧时大寒时节的街上还常有人们争相购买芝麻秸的影子。因为“芝麻开花节节高”,除夕夜,人们将芝麻秸洒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谐音吉祥意“踩岁”,同时以“碎”、“岁”谐音寓意“岁岁平安”,讨得新年好口彩。这也使得大寒驱凶迎祥的节日意味更加浓厚。

喝鸡汤

到了寒冬季节,南京人的日常饮食多了炖汤和羹。大寒已是农历四九前后,传统的一九一只鸡食俗仍被不少市民家庭所推崇,南京人选择的多为老母鸡,或单炖、或添加参须、枸杞、黑木耳等合炖,寒冬里喝鸡汤真是一种享受。到了腊月,老南京还喜爱做羹食用,羹肴各地都有,做法也不一样,如北方的羹偏于粘稠厚重,南方的羹偏于清淡精致,而南京的羹则取南北风味之长,既不过于粘稠或清淡,又不过于咸鲜或甜淡。南京冬日喜欢食羹还有一个原因是取材容易,可繁可简,可贵可贱,肉糜、豆腐、山药、木耳、山芋、榨菜等等,都可以做成一盆热乎乎的羹,配点香菜,撒点白胡椒粉,吃得浑身热乎乎的。

尾牙祭

按我国的风俗,特别是在农村,每到大寒节,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在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节庆。如尾牙祭、祭灶和除夕等,有时甚至连我国最大的节庆春节也处于这一节气中。大寒节气中充满了喜悦与欢乐的气氛,是一个欢快轻松的节气。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尾牙同二月二一样有春饼(南方叫润饼)吃,这一天买卖人要设宴,白斩鸡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据说鸡头朝谁,就表示老板明年要解雇谁。因此现在有些老板一般将鸡头朝向自己,以使员工们能放心地享用佳肴,回家后也能过个安稳年。

2219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