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读后感 >

《我在未来等你》5篇读后感_谁的青春不迷茫系列范文

时间: 若滢21250 分享

  这部经过三百多个日夜精心创作的小说,陪我度过了十几个寂静的夜晚。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关于《我在未来等你》5篇读后感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我在未来等你》读后感一

  周末宅在家里看完了刘同的新作《我在未来等你》。emm......是久违了的颓丧一扫、精神一振的感觉。四百多页的小说,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

  不同于刘同此前的一系列非虚构的作品,他这次的新作是一部虚构的青春穿越小说:36岁的主人公偶然穿越到了1998年,遇见了17岁的自己,成为了17岁的自己的班主任。

  如果说,此前《谁的青春不迷茫》是以日记及其批注的形式,让30岁的刘同有机会跟30岁以前的自己对话。那么现在在《我在未来等你》中,36岁的刘同则是给自己插上了一双想象的翅膀,飞往17岁那年的时空,跟17岁的自己碰面,冲突,和解,惺惺相惜。

  这部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仍然在于,那种既见于作者以往作品的、极具个人化风格的生活解读和成长反思。真切、诚挚、朴实,笔锋饱含深情,行文带着温度。——这也正是刘同之所以为刘同的地方。

  他的故事都是他亲历的或者身边人的,高度地切合着多数成长中的年轻人的生活。文字尽管简单,却总是在不经意之间,击中读者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引发普遍性的共鸣。

  他就像是一个走在前方的大哥哥,离你不远,你也望得见他。他不时会转过身来,虽然没有告诉你前路具体是什么样的,但却告诉你可以用什么样的心态和姿态继续往前走。尤其是在那些迷茫、孤独、失落的时刻,他总能给你指出前方的光亮,提供前行的力量。

  正如他在这本《我在未来等你》中借主人公之口说的:“有些人事情做不好,也许真是他不行;但更重要的是没有人告诉他怎样才行。”

  刘同及其最有力量的作品一直都在解答这个问题:对于迷茫、孤独的年轻人们而言,“怎样才行”?

  也许会有很多人不无鄙夷地嘲讽,刘同不就是一个熬鸡汤的嘛。这一点,就算是作为他的拥趸也无法否认。但我以为,所谓鸡汤也有高下之分。市面上有许多写鸡汤的作者,只是组织漂亮的语言,编织几个通俗的故事,表述一些人云亦云的观点罢了。他们常常自己都没活明白,却要故作姿态告诉别人该要怎样活。

  然而,他却不一样。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是如何通过自己持续不断的努力、坚持和反思,从一个考大学都困难的学渣一路逆袭成为中国最大影视公司的副总裁以及作品最畅销的青年作家的。他用文字讲述着自己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状态,很多时候说的不是漂亮话,而是肺腑之言。因为他本人就是他笔下作品最好的注释。

  换句话说,刘同本人就是他自己打磨出来的最好的最有名的最感人的作品。立言立行合一,真实深切不虚,正是他的作品能格外感染读者的力量所在。

  《我在未来等你》读后感二

  36岁的郝回归在想是不是17岁的自己不够好才导致自己现在的生活,在妈妈郝铁梅的期望下成为了一名大学讲师,一教就是8年,不敢反抗,不敢跟暗恋多年的人告白,不断地妥协,不断地失去自我。后来,机缘巧合下,他有幸见到了17岁的刘大志并成为了他的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他渐渐发现,17岁的刘大志比自己想象中的好,比自己勇敢,比自己更讲义气,更有17年后郝回归没有的勇气。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在想是不是以前的自己不够好才变成如今这模样。

  我初中毕业后,因为成绩不够优异被爸妈安排进了职中读了护理。感觉自己人生的每一步都在被安排,星期一到五晚上不能出去,放假晚上不能超过10点回家,不能去外地实习,不能去离家远的地方工作,谈恋爱不能找外省的……一直按照着家人希望的脚步,描绘,然后落地。看到其他同学在上高中,羡慕过、埋怨过,可却从未反抗过父母的决定。

  再后来,毕业了,要飞了。从6月10号来到深圳,今天已经是10月12号了,整整4个月。与自己同龄的,已开启了大学生涯,我想我如果能回到过去,我一定会对自己说,xxx ,你一定要努力,要加油,不为什么,只为自己,你难道忘了当初年纪小小的你站在外婆家大门前对天发誓,一定要考到大学了吗?可惜没有如果。

  我知道,我们都无法改变过去自己,但我们能做好现在的自己。

  我会在未来等你,在每一个路口拥抱你,我会很好,希望你也是。

  《我在未来等你》读后感三

  《我在未来等你》 壹 现在是凌晨一点九分。从签收快递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四个小时九分钟,很负责任的告诉同哥,我看完了全书之后,才打开信封。 讲真的,寝室是晚上十点半熄灯,后来那一段时间里,异常诡异。特别是每每写到周校工,背后一阵发凉,夹着舍友的呼吸声和翻身声,然后看看小信封,好害怕只要打开它,我就会穿越。后面犹豫了一秒钟,还是打开了。(自己太搞笑了,我估计我要是遇到未来的自己,估计也会神神道道的。) 贰 那,开始说说正经事。 你是写书的人,我是读书的人;读书人笑写书人入戏太深,围观人笑读书人感情用事。 前几章还好是在白天看的,刘大志每天的日常对话让我乐得不能自已。 大志妈妈的经典语录就是,“你长得那么像球鞋,还买什么球鞋。” 郝老师对大志妈妈最多第一句话就是,“你以后别总说大志长得像什么了,都给他留下心里阴影了。”(写到此处,一个人在被窝憋笑) 搞笑之余,我相信陈木同就是我们女生所欣赏的那类面瘫高冷学霸校草,他的一颦一笑都能引起一阵轰动;而微笑也是我们女生所羡慕不及的那类女生,家境优越人美心好学习好还是跆拳道黑带。 叮当和小武是陪衬主角的绿叶。 刘大志一个人傻人有傻福的存活了一整本书,刘大志贯穿了全书。 叁 我喜欢郝回归,是穿越到1998的郝回归。他精通电游,他会打群架,他长相帅气,他还会带领集体陪跑,他能策划新闻主题…他利用着未来的一切“已知”,努力想把所有人改变,变得更加优秀。 在这个过程中,回到2017的郝回归才突然发现,不是他改变了五小只,是五小只改变了他。多好,所有人喜欢上他的同时,他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 肆 最感动的几个情节: 大志去医院找爸爸说话; 陈程婚礼现场陈爸爸的一句“大家吃好喝好”,后续陈桐在洗手间发现陈爸爸手写信件的大反转以及宴会之后陈爸爸对陈程的真情流露; 36岁的回归在医院偷偷见外公和自己离异父母的感情; 最后一次大志妈妈照顾回归,临走时返回去拥抱了回归。 最喜欢的一段话,是Miss Yang说的(原谅我对英文名字不敏感,总感觉写错了。) Miss Yang说了一段话,大概是说,有些人把自己的想法全写在了脸上,明明不愿意,却会曲意逢迎。她还说,这样的人最讨厌。如果真的会去做,那即便自己不开心,也要把不开心藏起来,不要因为你的不开心惹得我们(同行的人)也不开心;如果真的不会去做,那就干脆利落的拒绝。 伍 每一段同哥精心挑出来的题记都是金句。 陆 这又不像穿越小说。 郝回归是凭借相貌、经历和背景找到了曾经的自己(大志),如果郝回归和刘大志不存在这些记忆连接,那么他们就是两个独立的个体。 他们就是单纯的师生,而后升级关系变成可以谈心的忘年之交,到最后是依依不舍家人般的情谊。 如果每一个人的生命中都能出现一个郝回归,那应该也会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 他总能在大家最低谷的时期,陪伴所有的人,出谋划策,即使自己可能会一败涂地。他也努力,努力为了和大家在一起,好好的准备测评。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和每一个人道别;所以他才知道了何主任的良苦用心,所以他才知道王大千早就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我敬佩他,俗一点,我敬佩他是条汉子。 柒 我的人生其实也有这种重要的人,亦师亦友。 2011年 高一第一次期中考之后,英语老师问我,“打算以后英语要考几分?” “90分!刚好及格” “打算什么时候取得90分呀!” “高考!” 英语老师一脸汗颜,后来高考89,老师还是祝福了我。 2014年 每一堂计算机理论课,都会被老师叫上台实战演练。(也是大学第一次上台,然后学会了photoshop) 期中考医学化学成绩是专业第一,老师提前十分钟通知我要上台分享学习经验。(后来复学,这位老师又陪伴了我一学期,往后我们一直记得对方) 高数老师看见我的笔记,惊叹道:“一千多道题你都手写下来啦!”(所以期末我提前去问成绩的时候,她也毫不隐瞒就告诉我没错的话是年级第二) 2016年 实验老师发现我和某同学的小动作,我俩的实验报告总是我写字他画图。愧疚的和老师道歉,原以为老师会好一顿训斥,老师却说,“没关系啦,各有所长,你得到你需要的东西,他也得到了他需要的东西。我不喜欢死板的教育,你会什么,那你就去做什么。” 2017年 实验课犯了大忌,下课着急吃饭,把全组八个人的实验报告夹在书里就带回寝室。到夜里要睡觉问了一嘴才发现事态的严重性。 一个人偷偷在洗手间哭了好久,好冷。 第二天找到了教学2号楼,却没问清是ABC哪个区,然后挨个区找办公室,皇天不负我。 老师全程一脸遗憾的愁容,我早已做好了“老师,你不用给我分数,因为这是我犯错,但是求求老师收下我同学的报告”如此这般“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结局。 “你给我吧,我记得你,昨天表现很好。” 捌 我也想成为老师眼里的好学生,成为家长眼中的好女儿,成为朋友眼中的好闺蜜,成为同学眼中的好同学。 现在,我要成为教授马哲的郝回归老师的好学生,希望我能给他的生命带去意义。 玖 买了三本,最准时下单的那本,编号最大,同哥说,无论编号是什么,都是我们的专属,所以准点下单的那本就是我给我自己买的。我的编号是056664 就此搁笔。 我会在未来等你,在每一个路口拥抱你。

  《我在未来等你》读后感四

  时光,回不去了吗?

  13年,在最迷茫的青春岁月中,第一次读到同哥的《谁的青春不迷茫》,为无知纯真的我,打开了另一个世界。每一字句,仿佛都写进了你孤独深处的心底,瞬间找到了久违的光亮。向着那光亮,出发,前行。

  从那时到现在,匆匆走过了四年的时光,一切恍如昨日,时间是个可怕的东西,越长大,你就会越彻底的明白,谁不还念过去,谁只想孤独终老。

  穿越过去,拥抱未来

  《在未来等你》,同哥以改以前的写作风格,此书主要是讲,当下穿越过去,遇见,回归,懂得的故事。书中夹了一封信,白色信封上,写着一行字“读完全书前,请勿打开”,控制不住好奇的心,书还未翻阅,信便早早的拆开了,看完以后,一直处于,云里雾里的感觉。

  36岁的大学老师的郝回归,觉得生活如死潭一般,不愿过中规中矩、安稳的生活,不满于现状,被生活绑架,即孤独,又迷茫无助。越发觉得身旁的亲朋好友似乎都变了,倍感现状太糟,无比怀恋过去。

  偶然一次机会,他在出租车上,捡到一本“与时间对话的日记本”,离奇的穿越到了过去。遇见了17岁的自己刘大志,那个他觉得失败的自己。

  若不是那时候的自己太失败,也不至于让36岁的自己陷入如此境地,进退两难。意外,当了刘大志的班主任,郝回归认定,来自未来的自己,无论如何,都要彻底改变刘大志,这个成绩垫底,颓废的少年人生方向和未来。还有他所熟悉的陈小武、叮当、陈桐、微笑这群狐朋好友。

  可慢慢的他发现,这群流淌这青春气息的少年,却无声无息的改变了他,即使他有预知未来的本事,看似无所不能,法力无边,其实他是错了,每一个结果,每一件事件,他拯救不了任何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谁失去什么,只能无奈的,在原地等待已知的结果,那种无助,唯有自己才能深刻的体会到。

  知道未来,每一天,都是等待,不知道未来,每一天都是期待。

  读此书,你会想起属于你的青春,你的颜色。贴满偶像海报的墙壁,张国荣到刘德华,有属于那个时代的旋律歌曲,疯狂,肆无忌惮,策马奔腾。偶尔你会泪眼婆娑,感慨时间流逝飞快。

  突然,想起曾经一起同甘共苦的伙伴,到而今,却成为若即若离的朋有。熟悉的场景,似曾相识,忆起,布满粉笔字的黑板,角落旁那些,密密麻麻的课堂作业,鬼画符的课桌上,歪歪斜斜的的三八线,旁边还有显目的小抄,广播体操的每个搞笑动作,褶皱脏兮兮的红领巾,厌恶处处针对你的对手,还有你暗恋许久,不敢表达的对象。似乎很多青春的时光,都在学校里发生。正因为简单,纯净,才会让人回想,倍感珍惜。

  青春张狂,肆无忌惮

  故事里的隐约,有着同哥的成长记忆,似乎刘大志、郝回归就是刘同本身。母亲的省吃俭用,为了给儿子存钱,学校街口卖臭豆腐的方老太,经常为你保留CD,善良不知名的姑娘。

  书的封面很美,依旧是以前的风格,青春最单纯的颜色,纯粹、干净,蓝色的大海,白色的衬衫,面对未来的踌躇畏惧与惶恐不安,高举旗帜迎接未来,面对辽阔的大海感叹未来。谁的青春不迷茫的系列书籍统统看过,好妹妹乐队的不说再见,歌曲旋律在耳边循环了好久,再见了亲爱的朋有,再见了再也说不出的再见。

  青春的关键词

  青春的电影和书籍近几年来不断的被搬上荧幕,推上大众的视野。关于青春我们用无数的形容词来形容它。无知,迷茫,破天荒,疯狂。

  如果你遇见17岁的自己,只能说一句话,你会说什么?

  当初真傻,不过真好。

  如果真的可以回到17岁,回想自己的17岁,才过去6年,“才”字说的这般让人心痛,让人深思。读书生涯,师生同学关系,前后桌,上下铺。真的像书中说的一样,越怀念过去的人,越是对现状的不满足吗?QQ邮箱里,写了一封长长的给未来自己的信,定了固定的时间,于某年某月某日发送。

  未来,似乎是很奇妙的样子,每个人的青春都属于自己,美好甜蜜,刻苦铭心,我们明明知道已经回不去了,却还是忍不住回头去看。

  青春里,我们相约,即使散落在天涯,分布在不同角落,也要年年相聚,因为坚信,当下的友谊肯定可以,天长地久,海枯石烂。渐渐地,誓言,诺言被时间的风一次次拉扯,吹散,变得千疮百孔,面目全非,离开了校园,友情各自东南飞,年聚会,节假日,群里大家起哄,相约来聚会,最终来的人寥寥无几。喝着酒,聊着天,开口闭口、字字句句都是过去,都是曾经。偶尔的空白,便是尴尬的沉默。

  我们总把喜欢当成爱,殊不知爱的复杂,让我们没有资格随便说喜欢。

  世界没有时光机,明天是条笔直的路,一直通往未来,通向死亡,倘若能回到过去,见到曾经的自己,你会回去吗?答案是否定的。

  过去的成就了,现在的这个好坏集于一身的我。假设,如果,最终也不会发生,还得回归现实,科幻的世界里,充满奇思幻想,是让你抽离过去,回归现实,然后体验,感悟,更好的接受当下,迎接未来。

  《我在未来等你》读后感五

  这部经过三百多个日夜精心创作的小说,陪我度过了十几个寂静的夜晚。 此刻,我终于读完。此刻,我跟郝回归、刘大志、微笑、陈桐、叮当以及陈小武也要正式告别了,就像他们的郝老师一样。此刻,心情是五味陈杂的,不知不觉,眼泪悄悄从眼角流下。 这段时间里,好像自己成为了小说中的一员,他们的故事也就是自己的故事。 和大志、小武一起上学放学,一起去喂木桶,和微笑、叮当一起做广播台,和郝老师一起讨论诗歌,和陈桐一起做那些"打破常规"的事,和他们一起在操场上吃冰棍、在雪地里打雪仗、在火车上听歌…… 他们的青春,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青春里该有的模样啊! 大志的无所畏惧,为了朋友两肋插刀不顾任何后果,只要是自己认定的事情就一定会坚持下去。微笑的体贴懂事,为梦想的义无反顾。小武的认真踏实,从不抱怨,因为责任感而一个人扛起整个家。陈桐的打破常规,为自己的每一个选择负责,默默地帮朋友处理事情。叮当的纯真,青春期少女特有的爱慕与幻想…… 这些,不都是青春该有的模样吗?热血、疯狂、义无反顾、坚持、懵懂……这些都是青春的关键词啊! 郝老师的出现,像是给17岁的刘大志带来了光亮,把他从黑暗的深渊,拉上光明的彼岸。从此,大志的人生,将会越来越好。 其实,并不是36岁的郝回归改变了17岁的刘大志,36岁的郝回归只是给了17岁的刘大志一个被看见的机会。 大志被看见后,他就开始变得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努力,最后他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来源于17岁的刘大志那份不屈不饶,坚持不懈,"不要脸"的精神。 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瞧不起你自己。你觉得现在的你很差劲,是因为你还没有找到那条适合你的路。我相信,终有一天,你会在那个适合你的地方生根发芽,过得熠熠生辉。 我在未来等你,等你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在每一个路口拥抱你,拥抱那个朝着未来努力奔跑的你。 残玉 2017.10.4


相关文章:

1.2019电视剧《我在未来等你》观后感5篇精选

2.最新《我在未来等你》网剧观后感剧评5篇精选

3.最新《我在未来等你》电视剧观后感剧评5篇精选

4.网剧《我在未来等你》最新观后感5篇

5.网剧《我在未来等你》最新观后感剧评心得感想5篇精选

157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