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创业指南 > 创业故事 >

90创业杰出创业者的创业故事

时间: 创丰21273 分享

  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别,不同的背景就会有不同的创业故事,唯一相同的一点是创业者都是值得敬佩的人,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90后杰出创业者的创业故事,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王璐简介

  生于1990年Diana Wang高级定制时装创始人;Diana Mylike Club CEO。

  更年轻一点的时候,王璐的偶像是杨澜,她向往后者代表的成功和影响力。现在王璐依然很年轻,不过24岁。在这个年纪,杨澜刚进入体制内,成为中央电视台年轻活泼的主持人,再过数年才出国留学,归国创业。而王璐此时已经走完留学、创业的路,正密密麻麻织起自己的人脉网。

  3月30日,王璐在朋友圈里发了一组跟杨澜的合影,图说和背景显示那是在杨澜的生日会,一场大型的、精英云集的社交派对。王璐这时的身份是时装品牌Diana Wang的创始人,以及一个高端女性会所的CEO——她的客户几乎全都来自她的社交圈。这个圈子最早成形于她15岁时。

  像王璐这样目标清晰、身段灵活的人,每一代年轻人当中都会有,但都属于少数派。他们像八爪鱼一样四处伸出自己的触角,寻求可能的机遇。王璐代表的90后少数派与前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成熟得更早,对成功的路径有更清醒的认识。

  王璐们从小在优渥的物质条件中长大,天然地更懂得怎样调整生活方式,怎样向别人展示他们的优势,包括年轻、聪明,以及一切。他们刚站在生意场和社交场的门口,却已经懂得熟练嫁接各种资源。看似无师自通,其实是飞速发展的商业时代所赐。

  “每个人都需要对自我有个定位,我就是一个特别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我从来没想过给别人打工,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过不了公司人的生活。

  都说90后创业潮,在我看来90后创业都没能赶上大时代,中国人口红利和改革红利的时代已经过去,成为互联网巨头的时代也已经过去。现在中国人的吃穿用行都进入转型期,只有做生活方式是一片蓝海,而我最擅长的就是生活方式。

  丑的东西没有存在的必要性,这是我从小坚定的理念。我不反对消费价格昂贵的物质,物质可以让你变得更美。我到伦敦城市女子学校读书,第一个原因是它的校服很漂亮,像我小时候看的电影《哈里·波特》里的校服;第二个原因是它是精英女校,会通过各种各样的课程把学生培养成上流社会淑女,懂得审美。审美的东西能够创造出生活力。

  说句实话,我的时装客户里有很多都是土豪,年纪比我大很多。他们开着奔驰宝马,资产过亿的不在少数,但是他们不懂得怎么生活。我优秀的教育背景能够天然地吸引他们,我会英文和法文,学了十几年钢琴和舞蹈,我的穿着谈吐也很精致,他们首先会因为我的外在认可我。我的品牌和那些到处开着门店的奢侈品大牌不一样,我和客户首先会成为朋友,其次我才能对别人的时尚品位、生活方式给出建议。我卖的不仅是衣服,还是我个人的价值。

  我的客户大都来自我的社交圈子,而我社交圈子的起点是我15岁时去英国读书。那里的学费不便宜,不过对我来说完全值得。在英国的年轻留学生里,根据生活方式也分一个个小圈子,我在那几年认识了一批90后富二代。大家都是同龄人,青春期一起长大,也都不太清楚自己未来会做什么,交往主要凭意气相投。但等我回国开始创业,那时候打下的人脉基础帮助我做成了很多事情。19岁那年我在搜狐做了一档超跑节目,当时打的算盘是新媒体门槛低,比电视台容易合作。情况确实如此,合作谈成了,不过跟搜狐这样大的平台一起做事,必须得提供他们没有的资源。

  我的能耐是能够为每期节目借来名贵跑车,对其他人来说这可能很难,对我来说,就是跟那些富二代同学打声招呼的事儿。

  问题是,那时候大家还小,心思单纯,借用资源不会有心理负担。等到我在生意场上待得越来越久,我必须想着我能够回报人家什么东西,人脉在我看来是最大的资源。我的每一个项目都会成为我积累人脉的蓄水池。它们给我带来一个个身份,以这些身份,我的社交圈子越来越扩大。

  社交就跟谈恋爱一样,要付出精力、时间,我并不否认我目前的成功主要是因为社交能力,我设计的时装作品跟国际上那些大品牌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好在我还年轻,还可以不断进步,重点是,要在社交圈子和学习能力中掌握一个最佳平衡。

  换句话说,一定要认识真正对自己有意义、有价值的人。一段时间里,我联系很热络的朋友不会超过15个,我喜欢跟那些真正能教我东西的人在一起。他们都在生意场上混迹多年,有一肚子人生经验,喜欢以前辈的姿态教导身边的年轻人。我会把我对品牌的规划想法告诉他们,他们也会很直接地告诉我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这些人中有我的客户,也有我在其他活动中认识的人。我会参加黑马营的活动,会去长江商学院进修,这些都能帮助我认识到厉害人物。

  把社交跟生意结合在一起是有一点累。商业行为遍布我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你可以看看我微信朋友圈里发的内容:都是在展示自己的资源,对别人说“我能为你做什么”这件事。我不会发特别个人情绪的东西,要想成为一个成功人士,经营自己要像经营品牌一样。

  瞿佳炜——在英国创业混的也是圈子

  瞿佳炜简介

  生于1990年荣光国际旅行社创始人,中英青年创业协会副会长

  正在经历连续创业的瞿佳炜,是众多在国外创业的90后留学生中的一个典型。

  瞿佳炜记得自己13岁初到英国时赚的第一笔钱:身边的同学家境普遍较好,他通过向同学贩卖零食赚取零花钱。现在,这个21岁的男孩在英国创立了3家公司,担任着中英青年创业协会的副会长。

  当80后留学生还在探讨海归回国就业难问题的时候,一部分90后留学生已经开始在海外创业,铺就自己的未来就业路了。与前辈们不同的是,瞿佳炜们跳出传统行业的窠臼,张开手臂拥抱互联网的浪潮。

  29岁的在英创业者宰承峰是中英青年创业协会的会长。他身边接触到50%以上的在英创业者都是90后。在他看来,这群与互联网共同成长起来的新新人类有太多让80后们大跌眼镜的做事方式:通过新媒体营销、挑战全新的创业项目、将网络运用到生意中的各个方面。“他们有创新意识,觉得这个世界是他们的。”

  90后的海外留学生创业者的确更活跃些——他们熟悉互联网,即使是在传统行业创业,也能做出新的玩法。也许说不清互联网和圈子的力量有多大,但是他们懂得如何将这两股力量运用到极致。

  瞿佳炜评价自己有善于整合资源和社交型人格的特质。英国独特的创业环境给“瞿佳炜们”提供了温润的土壤。政府对年轻创业者的扶持、低门槛的注册要求(瞿佳炜介绍,在英国,注册一个公司比注册QQ还快,不需要资金,没有国籍要求,也没有注册资金这一说,大概15磅注册费用即可)给有创业想法的留学生们提供了充足的试错机会。

  充分利用所处环境中的有利优势只是他们成功的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海外的留学生们知道如何借助大环境的浪潮,融合成为一个圈子,集体行动。

  微博的东风袭来时,英国留学生圈内20多个微博大号“拔地而起”,现在粉丝最大的达到150多万。留学生们做事开放、灵活,瞿佳炜提出将大号联合的想法,一呼百应。

  在陌生国度里,创业的年轻人们很明白如何抱团取暖。

  “大二那年,我正式开始创业。与在英创业的大部分90后相同,我最开始瞄准的也是互联网领域。

  在我高中的最后一年,我注册了自己的第一个微博账号,在微博上分享最近有什么值得购买的新品、哪里买得到、哪里买更便宜。我的账号逐渐在英国华人圈里有了人气。

  两年后,微博账号的粉丝有了一定的积累,我开始寻找在微博中融合商业元素的突破口。最开始,不少商家找到我做广告。借这个机会,我将自己的微博账号商业化了。在伦敦奥运会期间,我与伦敦奥组委官方合作推介奥运纪念品,真正感受到了微博“粉丝经济”的强大力量。现在,我的微博账号不止一个,粉丝最多的有11万人左右。

  当然,我要做的肯定不是经营一个微博账号那么简单。我从13岁开始到英国留学,十分清楚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壤跟国内的不同之处,我知道该如何利用自己所处环境的优势劣势。英国具备国内没有的温润的创业环境,我身处的是留学生和在英华人的两个圈子,这些都需要充分利用起来。

  大学毕业之后,我发现在英留学生的圈子里,已经有不少微博大号受到华人的追捧。这些账号的粉丝不仅是在英华人,他们的名气也蔓延到国内。我意识到,整合这股力量,将会对自己以后的创业有利。

  因为这些账号的经营者大多是留学生圈子里的朋友,通过几个电话和私信,我很快就将包括@英国那些事儿、@WeliveinUK、@游遍英国等账号在内的20多个微博大号、微信公号联结起来,成立了英国新媒体联盟。

  当时我的设想是,联盟的成立,一方面可以垄断英国的新媒体与自媒体行业,另一方面,统一广告价格后联盟成员能够获利。冲着联盟的旗号,商家会主动前往联系广告,这对于我和联盟成员来说是共赢的。我并不希望通过联盟盈利,只是想要掌握媒体资源,同时换来几个一起做事的朋友,混圈子也要有资源。

  接下来的创业也是顺理成章的,微博账号的经营为我的二次创业做好了原始积累。我手头有了英国的媒体资源、有了华人圈的人脉与受众(微博粉丝),很快我将眼光瞄准到了华人旅游市场。英国服务业相对成熟,加上我自己掌握的媒体资源,几乎没有过度的宣传,我的荣光国际旅行社就开张了。

  我身处的留学生圈、华人圈,给我的创业带来便利也带来了蒙蔽,我的目光总是锁定在华人市场。这一次,我决定放开视野,做跨境电商:英国本土有大牌优势,我经营微博时也得到了许多时尚品牌的代理权,我的媒体资源丰富,英国的物流成本很低。这一次,我想做出点让人瞠目的大事来。

  温成辉——有所成就的长辈支持,碌碌无为的长辈反对

 

  温城辉简介

  生于1993年广州绘城平面设计有限公司/广州贴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创业年份:2013年。

  温城辉不能理解,为什么“大人们”非要把工作和生活分开看。在他看来,明明就该选个自己最喜欢的工作,然后把它当成生活。这位拒收26岁以上员工的小老板目前正在休学创业中。因为获得了两轮百万级的投资,他被同学们戏称为“温百万”。

  目前温城辉的手绘明信片品牌“绘城印象”活了下来,另一家公司“贴贴科技”也用实体二维码明信片、二维码贴纸以及配套使用的APP切入有声礼物社交领域。但由于年龄偏轻、经验尚浅,温城辉得到的多是投资人“摸摸头”式的鼓励。他急切希望能以成熟创业者的身份和圈内人进行更平等的对话。

  至于更遥远的未来,和那些不愿坚守在同一家公司的90后员工们一样,他没想把创立的某家公司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相对于“持续控制”,他更愿意把公司做稳定后就交给合伙人,自己再去做更有意思的事。

  他对公司最佳状态的理解也和前辈们不同——“上市”早就不再是他们追求的最终加冕了,“被巨头并购”反而是他们心中更优的选择——巨头能帮产品放大价值。

  温城辉的规划是,再用一年的时间把产品做好,想办法自己做大,否则就争取卖给同为电商的阿里巴巴。

  为什么创业?

  我创业就跟别人喜欢打篮球、唱歌是一样的,只不过我做的这个刚好可以赚钱。我一直没觉得自己是在创业,听别人说我在创业时也会很不好意思。觉得“创业”这个词很LOW,好像就是为了钱一样,其实我就是特别想做成一些事情。你告诉我可以赚100万,还不如告诉我做成这个东西会有很多人用来得爽。对我来说,这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你的同龄人对你创业怎么看?长辈呢?

  同龄人都认为很棒,很想和我一样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大多只停留在想的层面。有所成就的长辈会看好会支持。碌碌无为的长辈会反对,认为年轻人冲动不懂事,过几年就知道后悔了。

  如果父母最初不同意你休学创业,你会妥协吗?

  我一直不太听别人的,在家的态度也是小事听父母的,大事绝对不听。视野不同,听他们的最后肯定是自己不开心,最终导致他们也不开心。我会答应他们一些原则性的东西,比如一定会回学校完成学业。

  你觉得自己现在做得怎么样?用一句话概括你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现在只是刚刚起步,和同样刚起步的人相比还算不错。我做过文化创意类的传统行业,现在在做互联网,线上线下的双重经验是我的核心竞争力。

  为什么你公司的应聘者必须是26岁以下?

  根据以往的招聘经验,我发现工作经验一点用都没有,而只有在这个领域有兴趣去学去做、学习能力强的人才能留下来,这种人往往是年轻人居多。我们也招过有经验的社会人,但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都不一样,不明白他们在想什么,那就还是算了吧。如果放在以前,一岗多用可能会被看成是剥削,可如果现在不能全方面协助,公司就会面临长期的阵痛。我需要“混合型”的伙伴——公司成长快,员工就得学得快,只有全能型选手才能跟着公司一起快速上升。

  创业过程中你认为自己做的最牛的一件事?

  只用3天时间就从广州搬到了北京。一天租完房,两天搬完家,3天内解决完所有生活设施的采购,不到一周就进入了工作状态。

  你觉得人们为什么愿意支持你?

  同龄人支持我,刚开始我以为是自己的产品做得好,后来慢慢觉得大家其实是被故事所打动,有产品的故事,也有我的故事,人们总是会支持自己做不到的,而我就是他们身边做到了的那个人。对投资者来说,其实很多时候是在投人,就觉得温城辉这家伙有在真正做事情,不是个忽悠。

  怎么看买房这件事?

  还没考虑过。

  在世的商业人物中,最钦佩的是谁?

  高中时比较追李开复和马云,马云的感染力很打动我,看他瘦瘦小小的对着话筒说“我们要做互联网的万吨轮”,很帅!现在我觉得马化腾也很厉害,是幕后的那种。不过最钦佩的还是马克•扎克伯格。

  90后创业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劣势呢?

  优势是年轻,劣势也是年轻。劣势是经验少,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了;优势是大家都有各自专注的东西,在自己的领域做得很牛,又愿意资源共享,而且有很棒的传播平台。年轻就是资本,别人和我一样大时还不知道在干嘛呢,拿什么和我拼?

  想象一下五年后、十年后的自己什么样?

  还会是一个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人。

  你怎么定义快乐?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怎么看待物质?

  物质?是说钱?很欣赏马云说的一句话,赚钱不是目的,它只是一种结果。

  如果这次创业失败了你会怎样?

  吃饭被噎着了,还是得吃的,因为你离不开它。

  新手如何寻找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

  1,找痛点

  痛点就是,生活中自己遇到的烦恼,然后解决这个烦恼,《免费盈利模式》中就会找到企业的痛点,成为当下企业的刚需,喜欢可以获得掌声,刚需可以获得追随!

  2,寻找细分市场!

  从红海中找蓝海,看看做的大的企业,看他们哪方面没有做到的,从这个空白切入市场。

  3,自己擅长的领域,或自己拥有的技能!

  简单说,以前一个做酱香饼的朋友,他做的饼非常好吃。我当初问他,想学怎么收费,他说不教秘方3000元,只教你做饼。教秘方6000元。很遗憾,他没有做大,仅仅个人在开门店做。

  其实他这个完全可以搞个连锁加盟的,非常赚钱。

  《免费盈利模式》基础学员仅一张做面包的配方,做到了610家分店火爆全国。

  4,在现有的基础上更新升级或资源整合

  提升现有的技术或产品,或者通过一些资源整合,建立新的项目.

  5,产品重组

  将不同的产品组合在一起或者不同功能集合在一起。


相关文章:

1.80后创业故事-王兴

2.80后艰苦创业励志故事

3.80后的创业故事

4.80后创业故事-张一鸣

5.创业故事,6个成功创业故事

240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