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语文学习 > 词语大全 > 成语接龙 >

厉兵秣马成语接龙及典故

时间: 楚雯20 分享

厉兵秣马,汉语成语,拼音是lì bīng mò mǎ,联合式;作谓语;比喻事前做好准备工作。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厉兵秣马的成语接龙,供大家参考。

一、厉兵秣马成语解析

厉:同“砺”,磨;兵:兵器;秣:喂牲口。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二、厉兵秣马成语典故

出自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

春秋时期,秦国派杞子、逢孙、杨孙三人领军驻守郑国,却美其名曰为:帮助郑国守卫其国都。

公元前628年,杞子秘密报告秦穆公,说他已“掌其北门之管“,即掌握了郑国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秦国进攻郑国,他将协作内应。

秦穆公接到杞子的密报后,觉得机不可失,便不听大夫蹇叔的劝阻,立即派孟明、西乞术、白乙丙三位将军率兵进攻郑国。

蹇叔的儿子也随部队出征,蹇叔对自己的儿子哭着说:“你们一定会在淆这个地方遭军队抵御,到时我来收你的尸。”

秦军经过长途跋涉后,终于来到离郑国不远的淆国,刚好被郑国在这里做生意的商人弦高碰到。弦高一面派人向郑穆公报告,一面到秦军中慌称自己是代表郑国前来慰问秦军的。弦高说:“我们君王知道你们要来,特派我送来一批牲畜来犒劳你们。”

弦高的这一举动,引起了袭郑秦军的怀疑,使秦国怀疑郑国已做好了准备,所以进军犹豫不决。

郑穆公接到了弦高的报告后,急忙派人到都城的北门查看,果然看见杞子的军队“束载、厉兵、秣马矣”,即人人扎束停当,兵器磨得雪亮,马喂得饱饱的,完全处于一种作为内应的作战状态。对此,郑穆公派皇子向杞子说:“很抱歉,恕未能好好款待各位。你们的孟明就要来了,你们跟他走吧!”

杞子等人见事情已经败露,便分别逃往齐国和宋国去了。孟明得知此消息后,也怏怏地下令撤军。

成语“厉兵秣马”既来自于典故中“束载、厉兵、秣马矣”,指准备战斗 。

三、厉兵秣马成语接龙

马不停蹄-->蹄间三寻-->寻衅闹事-->事必躬亲-->亲如骨肉-->肉麻当有趣-->趣舍有时-->时不再来-->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来者不善-->善门难开-->开合自如-->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知人知面不知心-->心花怒放-->放长线钓大鱼-->鱼目混珠 --> 珠联璧合 --> 合二为一 --> 一锤定音 --> 音容宛在 --> 在所不惜 --> 惜玉怜香 --> 香草美人 --> 人命危浅 --> 浅尝辄止 --> 止暴禁非 --> 非同寻常 --> 常年累月 --> 月晕而风 --> 风风雨雨 --> 雨打风吹 --> 吹灰之力 --> 力倍功半 --> 半筹莫展 -->展眼舒眉 -->眉飞眼笑 --> 笑面虎 --> 虎斗龙争 --> 争长论短 --> 短吃少穿 --> 穿红着绿 --> 绿暗红稀 --> 稀奇古怪 --> 怪声怪气 --> 气宇轩昂 --> 昂昂自若 --> 若存若亡 --> 亡羊得牛 --> 牛角书生 -->生拉硬扯 -->扯旗放炮 --> 炮火连天 -->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 福星高照 --> 照葫芦画瓢 --> 瓢泼大雨 --> 雨打风吹 --> 吹灰之力 --> 力倍功半 --> 半筹莫展 --> 展翅高飞 --> 飞蛾扑火 --> 火耕流种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 豆蔻年华 -->华而不实 -->实繁有徒 --> 徒子徒孙 --> 孙康映雪 --> 雪中送炭 -->

厉兵秣马成语接龙及典故相关文章:

两肋插刀的典故

用专心致志成语接龙

成语接龙让枣推梨

爆字开头的成语接龙100个

黄泉相见的典故

黄粱一梦成语接龙以及典故

背信弃义的历史典故成语故事

鼻字开头的成语接龙100个

精卫填海成语典故

812722